第45章 两更合一
“这些, 都是季修大人你设计的?”苏澜有些难以置信地问。
苏澜的声音让季修的注意力从设计图上离开,听到她的问题,季修用手指挠了挠额头。
这都是搞搞解锁出来的, 基本跟他没什么关系啊, 但搞搞这么惊世骇俗, 以后但凡是搞搞给的, 这功劳都要安到他身上了。
“嗯。是我设计的,怎么了?”季修点头说。
苏澜一时默然。
对于季修,除了知道他是刚觉醒没多久的智者外, 对于其他的, 苏澜一无所知。
智者,她以前在主城和王城也见过不少, 这些人的创造能力和天马行空的想法, 常常让人惊讶,但是,也仅限于此。
即使再有趣的创造, 那些智者发明创造的东西, 都可以在落森帝国的世界中有据可依的。
哪像眼前这个智者,他的思维似乎不仅仅限于这个时空,他所设计出来,完全是她想象不到的境界。
非常跳脱, 甚至脱离这个世界的一些固有观念。
“您手上拿的设计图是?”苏澜的视线重新放回桌子上, 才发现季修手上也拿着一张设计图。
季修哦了一声, “这是我设计的其中一种建筑类型。”
苏澜抓住了字眼, “其中一种?”
“嗯。重新建造的村子我设计了好几种建筑类型, 不然全部房子都一样,整体风格看起来会很单调。”
苏澜:“……”
内心再起狂澜。
她一步走到季修旁边, 然后坐下,“可以给我看看吗?”
季修往旁边挪了挪,“当然,反正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苏澜姐帮忙的,您现在能提前熟悉,算帮了我大忙了。”
看着季修那毫无城府的样子,苏澜心里说不出的复杂。
像他们建造师,每一份设计图都是花费了心血设计出来的,如不是非常信任的人,轻易不会让人看,免得自己的设计成果,被别人窃取。
这个年轻的智者倒好,听了她的要求,就差直接在脸上写上“快点看”这几个字了。
真是从来没见过这种人。
苏澜握紧双手,朝季修点点头,翻开桌上的设计图。
--
围绕新栖息地的三座山上。
小庄带领着一部分劳工,按照季修的指示,正在树林中忙忙碌碌地砍着树。
新栖息地两边都是山,所以他们最不缺最不需要长途运输的建材,就是树木。
花颜那边,则是到处挖土,他负责的是临时建窑烧陶,以备以后不时之需。
花琪则在季修规划好的住宅区,带领劳工挖地基。
苏澜在经历了最初的难以置信、震惊,再到后来看见季修拿出越来越多的设计图稿,她那颗一直上上下下的心,忽然就平静了。
平静到麻木。
够了,就这样吧。经过那么多天的相处,她此刻非常异常且特别肯定,这个年轻智者,根本就是个妖孽。
不能以常人思维去评价他。
但是麻木归麻木,苏澜的内心却生了一种此生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在发现季修的妖孽后,她也发现季修身上的薄弱点,此人虽然设计很厉害,但可能因为不是建造师,在讨论建造过程时难免有些地方顾及不到。
这个时候,就得苏澜上了。
有她这个专业的建造师,村子重建工作的所有流程,最后都由苏澜拍板决定,季修则在建造过程提供建设性规划和设计建造方案。
作为首要建设区域,住宅区的地基是最先打好的。
搞搞解锁的住宅建筑,除了最开始的全木结构二层半古风阁楼,还有一种古风四合院。
住宅区只修建这两种建筑类型,其他的建筑类型,则放在其他区域。
对于古风阁楼的地基,花琪因为之前带领过塔塔村村民打过一次,加上又觉醒了制作天赋,所以这回再次打起来,就特别的得心应手。
在这期间,季修传讯给宁间,询问了他之前换来的陶锅是何种土质,大概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宁间倒也大方,直接告诉了他,但是地方离新栖息地有一段距离,运输比较麻烦,最后还是花颜出马,怀揣着陶锅利用他的感知天赋,最后在新栖息地比较近的地方找到了相同的土质。
如此,四个人分工,小庄在山上负责收集木材,花颜负责挖土回来建窑烧陶,花琪负责带领劳工打地基,季修和苏澜负责全面督工。
时间缓缓而过,很快过去了半个月。
半个月后,第二第三批从主城来的物资和劳工也相继赶到,人一多,重建进度就更快了。
--
一个月后。
一个月时间内,前来参与塔塔村重建的劳工简直刷新了自己的三观。
在这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参与烧陶制陶,这工作以前在主城也干过,没什么稀奇。
但是稀奇的是,这些陶器陶具,跟他们以往做过的任何一件都不同。
第一次听说将陶烧成什么“管子”,烧成什么“蹲便器”,烧成什么“水龙头”……
看着那年轻智者掏出一件又一件稀奇古怪的模具,劳工们不断在心里刷新对这个智者的认识。
等到将山溪水到住宅区这段距离的抽水系统铺好,第一座古风阁楼建好后,时间刚刚好是一个月。
新栖息地的所有人站在这座几乎全木制的房子前愣怔发呆。
跟主城的石头房子不同,这座房子充满了树木清香,光是外表,就能让外貌协会一族眼睛大放光亮。
至于房子里面的神奇,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劳工,包括白进和苏澜,都被浴室的自动花洒、自来水、水龙头等一系列的新鲜玩意儿迷惑了心神。
那个叫水龙头的装置,一开一拧间,就能控制水流,这种设计,那年轻智者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才能想出这种设计啊。
主城的智者能做到吗?
白进和众劳工:貌似不能。
那么王城的呢?
苏澜:应该也不能吧。不然他们王城的王族早就用上了,还用的着如今都人工提水?
“真想撬开你的脑袋,看看里面的构造是怎么长的。”苏澜上上下下将阁楼看了个遍后,对季修说。
这一个月来,苏澜和季修相熟了之后,说话总算不是刚来的时候那副冷冰冰恭恭敬敬的模样,偶尔都能和季修开起玩笑了。
季修心中暗道一声惭愧,然后厚着脸皮说:“我就将这话当作是夸奖收下了。”
瞧季修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苏澜不禁感叹。
老天爷真是不公平啊,为什么这个人身上聚集了如此多的才华,而她,堂堂王城建造师,却连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设计都做不出来?
幸好,她当初够果断,离开王城跑到这里来,现在遇上了季修,他的很多设计思维,都让苏澜仿佛进入一个她从来没见过的建筑世界,以往被她隐藏在心底里的自信,又渐渐出现在她的脸上。
第一座阁楼落成的这天,小道入口处,又出现了一条长队。
这条长队,是白进派去接应的部队带着塔塔村村民也终于赶到了新栖息地。
顺着七弯八拐的小道踏进新栖息地,所有塔塔村的村民都不禁瞪大了眼睛。
隐藏在山后面的平原上,繁花缤纷,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在劳动的人!
而在其中一块被清理好的区域上,一座熟悉的阁楼映入他们的眼帘。
顾安顾猛首先喊着跑过去,“修哥,小庄,我们来啦。哇,是修哥的房子,修哥的房子修好了!”
大部队推着他们的家当进入平原,将手里的的板车全都放下后,也围在那座阁楼前,面含激动。
塔塔村灭亡之后,终于又再次看到村里曾经熟悉的一景了,所有村民紧闭着嘴巴,红了眼睛。
季修走出来,看着村民们激动的脸庞,他心里闪过一丝伤感,但很快,这丝伤感便消失,他开心地笑道:“村长,麦婶,凯叔,还有大家,你们都来啦!看,这就是我为大家选的新家,你们瞧瞧,还满意吗?”
众人转过视线,只见季修嘴角翘起,澄净的眼睛爬上了一丝血丝,整个人看起来瘦了一圈。
看起来很疲惫,但却在开心地笑着。
村民们一时间,眼眶更红,心疼极了。
自从季修觉醒后,似乎就一直在为整个村子奔波,忙碌,他们这些人,却基本帮不上他的忙。想到这里,村里的好些人都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麦婶含泪开口,“满意满意!我们很满意!辛苦你了,孩子。”说着转向一旁的小庄,“还有你也是,儿子。你们都是好样的!”
说完,将头撇向一边,抬首擦了擦眼角。
与此同时,大家都齐声喊,“季修大人,我们很满意。您辛苦了!”
嘹亮的声音响彻整个平原,正在劳动的劳工们都惊讶地看过来。
季修和花颜花琪小庄,四个人站在最前面,眼前一张张村民的脸,因为长途跋涉而变得疲惫不堪,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也充满了迷惘。
但在见到他们的时候,这些疲惫不堪和迷惘却一扫而光,所有人都显得蓬勃向上,欣欣向荣。
重逢总是让人开心又伤感,季修和大家寒暄了一阵儿后,大家才陆陆续续在平原上安营扎寨,准备休息好了之后,就加入重建村子的队伍。
事实上,塔塔村村民的到来,确实加快了重建的速度。
不为别的,就因为,从塔塔村来的每一户居民家里,都带来了铁制工具。
这些工具,比主城的骨器锋利太多,也好用太多,当村民们每人拿着铁制工具出现在施工现场的时候,着实吓坏了一大票的劳工。
包括苏澜和白进。
他们都知道,铁器,只有王城的王子和将军们有,但是此时,他们看见了什么?
不说塔塔村每个男人人手一把铁器,就连好些老人孩子妇女,手里也拿着铁器风风火火地干起了活。
劳工们像看鬼一样,惊恐地看着这一群仿佛从铁器时代来的村民们。
他娘的,什么时候,铁器竟然跟烂大街一样,竟到了人手一把的地步了?
这是打劫了王城的铁器库了吗?
这些人当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苏澜。
身为王城一只脚踏进王城内部建造事务厅的建造师,苏澜知道的,比别人更多一些。
她很清楚,铁器在帝国的地位。
所有人都被这个从帝国犄角旮旯里走出来的小小村子惊吓到了,看这磨刀霍霍的模样,这真的只是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吗?
苏澜觉得她已经麻木的心还能更麻木点。
“那些,都哪来的?”她问。
季修:“于佐大人没跟你说吗?我和花颜发现了铁矿,这些是我们之前自己冶炼的。”
苏澜:“你会炼铁?”
季修:“会。”
苏澜:“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季修:“……我不会赶马车,还不会做衣服。”
苏澜:“……”您大可不必会。
真的。
--
修建第一座古风阁楼,只是个开始,季修又马上修建第二种住宅,古风四合院。
四合院的主要建材是青砖、青瓦、木材和石材。
青砖和青瓦的烧制方法和过程,在搞搞解锁四合院的时候已经都相应解锁,所以季修只需照着做即可。
在季修教劳工们烧制青砖和青瓦的时候,花琪利用她的制作天赋,进行木制窗子的制作。而打地基等事宜,则完全由苏澜代替。
村子重建工作很辛苦,村里的男人进入建设的队伍,妇女儿童和老人,则被季修另外安排了任务。
那就是种植番薯和棉花。
在这个平原,除了被季修划入规划的六个区域外,其他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种植。
时值春季,正是种番薯和棉花的季节,如果错过了时令,又得等到明年。
所以将这两样东西种下去,刻不容缓。
男人们在建造村子的时候,并不妨碍妇女们干农活,除了季修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甚至还开始开荒,种菜、种豌豆、种花生和种水稻。
在撤离村子的时候,全村人就算别的不带,也一定不会将这些种子落下。
可怜苏澜和白进以及劳工们,还没有从这个贫穷小山村拥有铁器的事缓过神来,就又被塔塔村妇女儿童老人们的操作惊得差点晕过去。
种植!
刚开始,看见她们在开荒时,劳工们没多想,以为无非又是那个年轻智者安排的建造任务中的其中一种罢了,反正那个年轻智者经常做一些他们搞不懂的动作。
直到周期只有七天的蔬菜新鲜出炉,甚至上了他们的菜单摆在所有人面前时,他们才愕然发现,那一块一块的地里,长出来的东西,是蔬菜吗?
是那只有王城王族和贵族才能吃得起的蔬菜吗!
劳工们平时吃的,几乎都是野菜,野菜好不好吃,全在于烧菜人的烹饪水平,但很明显,能给劳工们烧菜的,水平高不到哪去。
导致劳工们平时但凡吃点儿绿色的,味道那都是一言难尽的。
所以当原汁原味无任何添加的天然蔬菜出现在他们碗里的时候,那清甜的味道,一时间让所有劳工都愣住了。
送菜来的妇女们笑眯眯说:“多谢大家来帮我们建设村子,这是我们自己种的蔬菜,暂时还不多,只能让你们尝一尝新鲜,等我们多种点,到时候再送过来给大家吃。”
多种点,给大家吃。
轻描淡写的话语,犹如平静的湖里投下了一颗小石子,顿时在劳工们的心中中间掀起滔天大波。
有劳工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问道:“大姐,这些蔬菜,你们都会种?”
“会啊。很简单的。”
白进忍不住道:“不对啊。我听说种植特别难,如果简单,技术早就从王城传开了,你们怎么学的会?”
妇女们头抬得高高的,骄傲道:“当然是智者大人教的咯。我们智者大人,什么都会。”
那神情,那语气,简直让劳工们看的又羡慕又嫉妒。
这一刻,不知道多少劳工生出了想加入塔塔村的想法。
可惜,迁移户籍实在太难了,他们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
不过,无法加入塔塔村,但是这种植技术……
自这天后,妇女们发现,劳工们除了平时干活更加勤快外,还在休息间隙时不时地过来找她们唠嗑唠嗑,唠着唠着,这建造速度,又往上蹿了蹿。
妇女们和劳工们这边发生的事,季修一概不知,从他开始跟帝国谈判让外人来帮他建造村子的时候,他就没想过要将塔塔村的一些东西保密。
从某种程度上,卡洛先生还是影响了季修,卡洛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帝国,区区种植,季修又有什么好保密的。
就算以后他发明了其他的文明成果,他也没想着保密,毕竟,这个世界,若能通过他,让现代的文明在这个国度生根发芽,那也是件很牛逼的事。
烧制青砖和青瓦,需要大量的砖窑,所以四合院的修建速度,比阁楼的修建速度慢了不少。
再加上另外一种建材——石头,需要打磨成平面,花费的时间就更多,等到所有的建材准备完毕,然后又是铺陈排水、抽水系统,到建造,第一座古风四合院落成的那一天,距离阁楼落成,又过去了一个月。
在劳工众多的情况下,两个月时间,只修建一座阁楼和一座四合院,已经很长了。
不过,在看到那座古风四合院时,季修觉得,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当季修推开一扇木门,首先看到的,是由石板铺就的庭院里,摆放着石桌,石凳。
庭院正面,是两三级石阶,拾阶而上,是开放式的正厅,正厅两旁,分别是闲间和左室(餐厅),左室旁边是厨房。
左右两边,都是一条长长的回廊,回廊后面是两间厢房。
建筑整体呈三面围绕式,将庭院与外界隔绝开。墙体由青砖砌成,屋顶由青瓦铺就,青砖齐整有规律,屋檐飞翘欲上青天。
相比于阁楼,修建出来的四合院,完完全全就是古代建筑的风格。
中国古建筑都讲究个韵味,这座四合院除了四方周正,还充满东方文明古国的风姿。
季修在心里一下子就决定,放弃之前他住的阁楼,他要住四合院!
苏澜同样被这座古建筑风的四合院惊艳到了,青砖和青瓦,她是第一次接触到,想不到这种建材建造出来的房子,竟有一种她无法言说的韵味。
苏澜再次深深地凝视着满眼放光的季修,季修转头瞧见苏澜的目光,似乎猜到她心中所想,季修久违地有些心虚。
这段时间,他经常被苏澜这样火辣辣地注视着,饶是季修脸皮再厚,此时也不禁有些烧脸,他躲开苏澜的目光,“那什么,苏澜姐你随意,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季修在苏澜的注视下,转过身有些羞愧地溜了。
不过羞愧归羞愧,季修是真的有事才溜的。
居住区,是将来给塔塔村村民们住的,如今两种住宅类型都修建出来了样板房,季修也不知道村民们喜欢哪一种,所以就干脆让村民们自己选。
两种住宅类型,两种风格,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季修是非常民主的人,他不会自作主张地建多少套阁楼,多少套四合院,然后强行安排村民住哪住哪。
他要让村民自己选好,然后按照村民们选好的住宅类型,再相对应地修建套数。
两套样板房,就明晃晃地摆在村民们的眼前,村民们经过查看,验房,下决定,最后统计到季修手上的,有四十七套四合院,二十六套阁楼。
除开已经修建好的一套阁楼和四合院,接下来还需要修建四十六套四合院和二十五套阁楼。
这种时候,季修简直要为自己当初卖铁矿的决定大呼英明,如果让塔塔村村民自己来修建这么多房子,得修到猴年马月啊!
现在,该有的劳工有了,该有的建材有了,该研究的建材也研究出来了,万事只要开了头,剩下的,就是干,别的没说的。
不过剩下的工程,季修和苏澜再次研究了一下,觉得一座一座建太废时间,最后两人拍板,修建的时候,剩下的七十一座住宅同时修建,反正劳工足够,就算不够的建材,费点时间从主城运过来,也不用太久。
直到季修的村子建好以后,于佐和主城的白雷才意识过来,这个小小的村子,究竟坑了他们多少物资。
特么就没见过哪个小村子重建要用掉了这么多建材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支撑正版的小天使们,爱你们。
为了喂饱你们,熬夜妥妥的。
感谢在2020-12-02 02:32:10~2020-12-03 01:51: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修理师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山木 30瓶;少年屈原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