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散朝过后,韩嫣和周明锦依旧是站在最末尾离开宣室殿的那一对。可是今日出了宣室殿的情况却别有不同。平日里这时候宣室殿外早就空无一人了,如今外面熙熙攘攘的站了能有十多个人,空旷肃穆的宣室殿前霎时间热闹起来,吓了韩嫣和周明锦一大跳。
“见过各位侯爷!”韩嫣和周明锦乖乖的拱了拱手,见礼道。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什么关系啊!别那么拘谨,自在点儿就好!”李广满意的打量着面前的韩嫣和周明锦,很是热络的说道。
他们两人确实和李广的关系比较熟,可是耐不住现下人多啊!礼多人不怪,免得一个礼数不周被那个小肚鸡肠的记在心里,秋后算账。
当然这样的腹诽旁人却是不知道的。不知所云的寒暄了能有半柱香的时间,众人看了看李广,李广这才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正好我沐休,多日未见周将军了,和你们一起去将军府见见周老将军。阿嫣,你爷爷也在条侯府上,要不你跟着一起过去吧!”
韩嫣心中狐疑,面上却温温和和的应了。视线不着痕迹的扫过面前诸人,发现有关内侯戴盼,建宛侯冯安青等人,竟然连柏至侯许昌都在其中。俱都是朝中崇尚黄老之说以及兵家、墨家的大臣,心中隐隐有数。含笑示意众位老臣走在前面,自己和周明锦落在最后。
一路无话,直到坐上了马车之后。周明锦撇了撇嘴狐疑问道:“这帮人是要干什么啊,弄得神神秘秘的。”
“管他做什么,既来之则安之。总归不会是什么坏事就是了。”韩嫣淡然笑道。
“你又知道不是坏事?”周明锦似笑非笑的看了韩嫣一眼。
“你难道就没看出来吗?”韩嫣呲之以鼻,“那样明显的态度,几乎都称得上是谄媚了。”
“你说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周明锦有些好笑的问道。
“还能想什么,准备站队了呗!”韩嫣也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这帮人可都是墙头草,见势不妙最会迎风而倒的老家伙。
“所以他们的家族能发展好几百年,如今都被称为世家了。”周明锦调笑着说道。
“行了,先眯一会儿吧!和这帮老奸巨猾的家伙们打交道,稍不留神就被他们绕进去了。还是先着紧想想如何应对吧!”韩嫣微微眯上了双眼,心中不停琢磨着。
“你怕什么,是在我爷爷府里头谈事。又有你爷爷在旁边看着,他们敢欺负你不成?”周明锦无所谓的摇了摇头。“我爷爷会扒了他们的皮!”
韩嫣闭着眼睛轻笑出声,周明锦见状顺势歪到一旁,很是松散的说道:“所以你也就别担心了。话说有时候真觉得你小心过头了,你要知道你如今的身份,何必担心的太多?”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在历史上的下场!韩嫣摇了摇头,闭嘴不语。
马车到了条侯府门前停下,有小厮立刻过来帮忙伺候韩嫣和周明锦两人下车。前面几位老臣经过一番想让之后俱都进了府。周明锦拉过一旁的青衫小厮打听道:“爷爷和韩爷爷都来了?”
那小厮利落的回道:“来了能有一盏茶的功夫。现如今都在书房呢!”
周明锦听了倒是十分诧异,“你说爷爷居然在书房?”
条侯府的书房可是几乎八百年都开不了一次的。
“可不是嘛!不光如此,就连刚才进去的那几位侯爷都被迎到了书房呢!”那小厮回道。停了停,又补充一句。“孙少爷,我看将军的面色好像挺兴奋似的。”
“兴奋?”周明锦狐疑的看着那小厮肯定的点了点头,有些莫名其妙。“算了,还是先进去再说吧!”
“是!”那小厮应着,将周明锦和韩嫣送到了书房。见到在书房外面站着的亲卫打扮的中年男子,缩了缩头说道:“爹!”
那中年男子看着小厮苟且的模样,不满的皱了皱眉:“这都是什么习惯,当着公子的面做出这样的举动,真是——”
“孙叔,你就别说孙牧了,他其实挺好的。”周明锦笑嘻嘻的给孙牧打了个马虎眼,孙牧立刻耗子般的溜走了。韩嫣冲着那中年男子微微一笑,问候道:“见过孙叔。”
“阿嫣公子好长时间没来了,前儿将军还叨咕呢!”孙长峰冲着韩嫣和蔼一笑,挥挥手道:“快些进去吧!迟了将军又该不耐烦了。”
果然,话音未落就听见里面周亚夫的大嗓门喊道:“在外面嘀咕什么呢?半天了也不进来!”
周明锦和韩嫣相视一笑,冲着孙长峰拱了拱手,前后迈进了条侯府的书房。
一进书房,就看到案几上到处摆着酒坛和刚刚烤好的羊肉。适才在宣室殿门口见到的几位老臣全都坐在书房各处。首座上周亚夫大口喝了一碗酒之后,粗声说道:“这帮子老滑起了幺蛾子,非要找你问点儿事儿。你莫怕,随意和他们聊着就是。有我和你爷爷在这里把关,你吃不了亏!”
闻言,房中众人相对苦笑。李广率先说道:“将军这话说的,难道我们还会为难小辈不成。”
“哼哼!”周亚夫连哼两声,并未答话。
韩嫣先给周亚夫见过礼,又和韩颓当黏糊几句之后,方才起身正色说道:“不知几位侯爷询问韩嫣何事,韩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众人听了韩嫣的话,先是对视一眼,柏至侯许昌轻轻咳了一声,方才说道:“适才朝会上,王臧、赵绾那两个酸儒建议陛下巡守封禅一事,阿嫣你是怎么看的?”
韩嫣微微一笑,轻声答道:“陛下不是已经留中不发了吗?柏至侯不必担心。”
众人脸上微微一红。却也明白了韩嫣或者说是刘彻的态度。毕竟刘彻和韩嫣的关系实在亲密,很多时候韩嫣所说的话几乎就是刘彻的意思。众人原本就有些落挺的心更是安稳了。
李广清了清嗓子,瓮声说道:“这些个儒生实在可恶,居然撺掇着陛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己又没有什么本事,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只会一味的谄媚陛下,讨好陛下做那些个奸佞之举。”
这话说的就有些重了。儒学传承几千年,是历代帝王治世的不二手段,自然是有其精髓在里头。哪里能像李广说的那般不堪。不过自古文武相厌,你也不能指望一个武人对书生有什么好的看法就是了。
韩嫣微笑着替儒学解释了两句:“其实儒学有些东西还是好的,譬如明令礼法典籍,建立明堂辟雍,主张仁德爱民,鼓励农桑,这些都是教化万民的不世之功。不可一概而论。”
“这建立学校的事情是我们兵家的人先说出来的,他们儒家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别往他们脸上贴金。”周亚夫挥挥手,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最讨厌那些个唧唧歪歪的酸儒。还有即便没有他们儒家,咱们大汉这么多年也休养生息,劝课农桑了。你也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什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都是些大话空话,哪有一点儿是做出实务的。”关内侯戴昐不屑的冷笑一声,“这些个酸臭儒生,你让他们空口白牙的胡说他们说的比谁都精彩,恨不得能给你说出花儿来,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你在战场上的时候,拿着本《论语》就能退敌了?”
众人哄堂大笑。
韩嫣低头皱了皱眉,没有说话。周亚夫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开口说道:“行了,别耍嘴皮子利索,和那帮子儒生学什么。快些说事,说完了咱们好吃酒!”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沉吟片刻,还是许昌开口说道:“老夫恬为太常,本来这朝廷法度规章的事情都应该交由老夫处理。奈何王臧、赵绾那起子小人撺掇陛下建立明堂,辟雍,反倒是把我这个太常正主给撂到一边儿去了。哎……”
众人心中暗笑。陛下当初把你撂到一旁是因为你和太皇太后走的太近了,还时不时告人家皇帝的小黑状,这样的臣子谁能用得了?
许昌也是心中有数。因此说完这句话,自顾自的说道:“要说到忠心的话,其实我们这些个老臣的忠心那都是没得说的。毕竟我们都是跟着先帝的老人,服侍先皇一辈子了,岂有不忠的道理?何况我们这些个老臣的经验也不是那些个只会放大话的酸儒们能比的,阿嫣你说可是?”
韩嫣只得点头应是。心中却是愈发狐疑了起来。许昌这般动作算是怎么回事?按理说他可是太皇太后最为贴心的心腹,凭借着太皇太后的威慑也坐到了太常的位子上,如今这模样竟是向陛下投诚了,这般的舍近求远,他怎么有些闹不明白了?
不过无论心中如何狐疑,韩嫣面上滴水不漏,奉承含糊着许昌把话圆了过去,说了能有小半个时辰,许昌这才算是说到了正题。
“今日那起子酸儒说道巡守封禅一事,倒让我想到了一件要事。陛下的生辰马上就要到了。这可是陛下登基后的第一次生辰,老臣想着是否举办的隆重一些,也算是庆贺一番?”
韩嫣默然,刘彻的生辰是在七夕当天,如今算来,满打满算还有将近四个月。许昌这马匹拍的是不是有些……太着于痕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