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耽误我种田

作者:江湖太妖生

第40章 入V!

第40章 10338字
16px

麻烦的人族吭哧吭哧的喂了猪, 然后带孰湖去了第二栋小楼居住。至于他带来的马就直接野放,只要不糟蹋蔬菜粮食,整片岛随便玩。

楚爷爷带着自家的牛啊羊啊出去放风, 身后还跟着几只小马驹跟矮脚马。这小东西比羊大不了多少,一匹一匹活泼又爱撒娇,可把楚爷爷开心坏了。他抱抱这只摸摸那只,看的狡心里泛酸,最后干脆窝在楚爷爷怀里不动弹了。

咋, 我也是一只可爱的小羊羔呢!

应嵬他们彻底占领了厨房,直接导致楚奶奶失业。失业后的老太太抱着猫咪带着猪,一会儿去摘点儿菜, 一会儿去看看鸡,满眼都是帅气漂亮有活力的年轻人,还有自家男神。这日子过得,神仙也不过如此了。

给庄老板送完菜, 吃完早饭,楚曜套上水裤,带了两只口罩, 拎着铁锹默默地运气。

种菜和挖树苗的活都是简单的体力活, 很快就分派出去了。句老师因为有着特权, 帮忙捡了鸡蛋和鹌鹑蛋,就开始一边帮忙剁菜叶子一边儿跟楚奶奶聊天。

只有楚曜站在沼气池旁边, 看着里面冒泡的垃圾,浑身写满了抗拒。

因为他们暂时用不到沼气,所以就把沼气管儿给卸了。现在一池子都是发酵之后的粪便和各种食物垃圾,不但颜色诡异,而且气味也十分诡异。不臭, 却也难闻。

但是这一池子发酵的粪便却也是最好的肥料,再过一段时间就要种冬小麦了,大棚里的蔬菜也需要施肥。因为荒地越开越多,那些鸡粪鸟粪已经不太够用,最好的肥料还是这一池子的东西。

只是……

“哕!”楚曜不停的干呕,别说他了,就连考虑着要黏着他的龙九也默默地退出去好几米远,看都不敢看那些东西。

他,堂堂烛九阴,哪里见过这种世面!!

“不行,我放弃了。”楚曜丢掉铁锹,在上风处找了块石头坐下缓了半天,然后掏出手机跟康村长求救,“叔啊,我实在搞不了这些东西,你能帮我找人收拾吗?我给钱。”

康村长哈哈大笑,笑了好半天才道:“多大点儿事儿呢,我跟你顺子叔过去一天就弄好了。回头捂好的肥料你分给我们一半就成,不要钱,怎么样?”

肥料在农村可是好东西,虽然现在有化肥农药之类的东西了,但是老农民其实更认农家肥。这种早就发酵好的粪便肥料混了泥土闷上一个月,里面的热量足够把那些虫卵烧死,然后施到地里,菜啊粮食啊长得好着呢。

就那些养猪养牛的人家,一车粪肥也能卖不少钱。

“好的好的!!”楚曜疯狂点头,挂了电话,他回头看了看那个沼气池,忍不住又哕了声,狼狈的跑掉了。

现在他特别想让那些羡慕农村生活的家伙们过来看看,什么向往田园啊,不说种地拔草,就光收拾这玩意怕是能吓退百分之九十九向来陶冶情操的文化青年男女。

龙九松了口气,然后跟在楚曜身后道:“辛苦你了。”

楚曜:……

他脱下水裤摘了口罩,在琢磨这位大少爷是不是对自己开了嘲讽。

康村长带着自己兄弟扛着工具很快就来了。人家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也不用楚曜出力,自己套了水裤带了口罩就开始干活。

他们选了离沼气池不远的地方先扑了一层土,然后把池子里的粪水装进桶里,再倒到那边泥土上。一层粪水一层土,高高的摞成了小山,最后再用土把整个粪山结结实实的埋起来,埋上一个月就可以用了。

这池子够大,俩人午饭都没吃,一直忙乎到大下午。说是熟练工,可是干这种活儿也恶心,都弄完了冲洗完水裤和桶子,俩人又掏出一瓶小二一人闷了几口,才把胃里那点儿酸劲儿压下去。

“吃了饭再回去,必须得留下来吃饭。”楚爷爷一手拉一个不放人,人家做这么多辛苦活儿还不要钱就要点儿粪土,再不留下吃饭可就太不厚道了。不但留下来吃饭,还让楚爷爷拽去卫生间,好好的洗了个热水澡。

康村长和康永顺俩村里老爷们平时洗澡也是应付,烧两壶热水擦洗擦洗也就行了。如今洗了个香喷喷的澡,还换上楚爷爷拿来的干净衣服,倒是有些不自在了。

“就干了点儿活儿,您看看这……”康村长摸了摸身上的衣裳,笑的满脸褶子。

虽然这是楚爷爷的旧衣裳,可是质量确实是好的,从里到外柔软又贴身,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哪能会因为二手就嫌弃呢?

“哪儿就是一点儿活,要是让我们这一群人,怕是整到明年都整不明白。”楚爷爷道。

还没到晚饭时间,康村长他们俩坐不住,说要帮忙看看菜。指点着大白菜要捆绳子才能包住心儿,红薯一定要在霜降之前挖出来,否则容易冻坏了。最后看他们的韭菜长得不错,又讨要了一袋子韭菜根打算回家种。

韭菜这种蔬菜非常能长,种子撒下去就能一茬一茬的割,根挖出来移栽也能一茬一茬的长,非常方便。只有一条,这玩意喜欢招虫子,水大了天热了不小心就烂到地里,黏糊糊的特别恶心。不过这里的韭菜照顾的相当不错,一颗颗的顺溜粗壮又鲜嫩,老远儿就能闻到韭菜特殊的香气。

楚曜用筐给装了不少韭菜根,筐下面放一层厚厚的鸡粪肥,上面堆了一层菜根,回去一层一层丢到地里就能茁壮成长了。

现在岛上有了三个大棚,两个种菜一个养鸟。水稻田五亩,小麦之前只有一亩地,现在多开了三亩,要种四亩地的冬小麦。不过岛上人越来越多,楚曜琢磨着以后上岛的那些“龙九的朋友”可能会越来越多,于是又加紧开荒,来年要多种三亩稻子。

除了这些粮食,还有一亩的南瓜,一亩的红薯,一亩几分地的玉米,半亩土豆和零零散散加起来差不多也有半亩地的黄豆。

再过半个月黄豆就可以收了,这些豆子一部分留下来自己打豆浆,另一部分就要拿去榨油。这么多人吃饭油太废,不得不自己多屯点儿。

还有就是边边角角种的各种蔬菜,光豆角就七八种,什么荷兰豆扁豆四季豆豇豆架豆芸豆绿豆红豆,还有西蓝花菜花莴笋黄瓜西红柿,油菜冬瓜丝瓜瓠子茴香韭菜香菜芹菜,胡萝卜白萝卜绿萝卜心里美萝卜还有葱姜蒜。只要能在镇上找到的蔬菜种子,基本上种了一个遍。

家里蔬菜足够吃,蛋也能满足,就是肉有些困难。坚持不了多久就得从镇上买一些肉回来,导致一群人看着猪圈里的那群猪都开始心痒痒了。

只是这种猪原本就不爱长肉,吃的也不是饲料,虽然是圈养比产肉的大白猪小了一大圈。不过小母猪长的差不多了,再过一个月就进入了成熟期,可以找个帅气的公猪进行一下生命交流。

有公猪的人家康村长都帮忙选好了,就是之前买猪的那一家子,说是要挑个最帅最健康的公猪给这边的母猪妹妹相看相看。回头生下来的新一批小猪就要盘算着散养了,楚曜已经选好了地方,就是房子后山的一道山谷。有水有野果子还有适合藏身躲雨的小山洞,到时候按时过去加个餐就可以进行散养政策。

只是小黄小黑的对象还没有着落,这两只狗子虽然是最最普通的中华田园犬,可是吃得好长得壮实,如今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大狗,一般的小母狗压根入不了它们的眼。之前康村长也带过来一两只小母狗给相亲过,可惜小姑娘殷勤,但是小黄小黑硬气的不行,愣是把狗妹子撵的满山跑,简直就是天生的单身狗。

晚上就简单的炒了几个菜,不过也炸了一大盘子鹌鹑和泥鳅下酒用。

楚爷爷跟康村长他们从种地种菜看天吃饭聊到国家大事,一顿饭吃了俩多小时,最后还是楚曜跟曲驳把晕乎乎的康村长兄弟俩送回了村子。

村子里的老人们基本上都养上了鹌鹑,大的小的分开养,在院子里划出一块地方,任那些鹌鹑又飞又跑。因为都是母鹌鹑,到也十分安静,只是把院子里的泥土刨的不成样子,每养两拨就得换个地方。

不过这些鹌鹑已经成了老人们的希望,毕竟每个月能有一千来块钱的收入,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楚曜送康村长回家,被村长媳妇塞了一大兜子自家蒸的老面馒头。这种馒头个头大,颜色微黄,但是吃起来特别有嚼劲儿,还带着浓郁的麦子香气。

岛上没有一个人会发面蒸馒头,之前蒸包子还是村里人帮的忙。在之后带馅儿的就是饺子,连发面饼都没得吃。这一兜子馒头让楚曜喜欢的不得了,盘算着明天炸馒头片吃。

切成片的馒头裹上鸡蛋液在油锅里炸的金黄,捞出来搭配酱豆腐和咸菜吃,那叫一个美味。

算一算,他来到这边这么久,愣是一次馒头片都没吃上,着实可怜了。

孰湖来了之后岛上就没有再来新人,移栽完果树之后,天气就一天天冷了下来。

山里的柿子山楂已经挂了漂亮的颜色,一群人拎着柴刀只是开一条简单的道路出来却也不难,山沟里的柿子树得有六七十棵,长得不密集但是每一棵都十分高大,树上挂满了拳头大的磨盘柿子,沉甸甸一串串的,把树枝都压的弯垂下来。

山楂树也是这一从那一从,一路过来看见好几十棵,红艳艳的点缀在山坡上。

这两种果树都耐寒耐旱,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之前栽种的还是原本就长在岛上的,反正现在已经成了规模。而且深山里还不止这两种果树,栗子树核桃树也发现了不少,还在那些腐败枯死的树干上找到了许多的蘑菇木耳。

要不老人们都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水,这山里的宝藏是真的多。只是宝藏若运不出去换不成钱,在这种时候也不会被人重视了。

孰湖带的那群马大的小的都上阵了,中间还夹杂着岛上唯一一头牛哥。黄牛哥还不到两岁没有成年,身子骨比较嫩,可是因为吃好喝好个头不小,也是能干不少活儿了。

之前从山上往下运水果牛哥就出了不少力气,直到后来楚曜买的三轮车运到岛上来才能休息休息。但是这边山路都是现开出来的,三轮车上不来,所以牛哥只能重操旧业,勤勤恳恳的运货了。

一筐一筐的柿子核桃山楂顺着曲折的山路运到山下小院子,康村长媳妇儿带着几名妇女过来帮忙,手把手教楚奶奶和王西山做柿饼柿子酱和揽脆柿子。成熟了的柿子禁不住放,必须在硬的时候就要进行加工。加工好的柿饼和脆柿子就可以陆陆续续运到镇上去卖,好歹能换点儿钱回来。

至于山楂直接就煮山楂酱或者切开了晒山楂干,栗子核桃都存得住,只要拨开放进储藏室,随时吃随时拿。

不过这些东西也不少,庄老板听说了又开车过来,挑挑拣拣挑了最好的装车,稍微给这边减轻了一些压力。

庄老板的鹌鹑生意还没彻底做起来,主要是出货源头实在是不给力。倒是有其他卖鹌鹑的想要找庄老板合作,只是同品种鹌鹑拿出来对比高下立现,立马就让桃源村这边的鹌鹑更加抢手了。

要不是庄老板这边管控的严格,这些原本不起眼的母鹌鹑怕是都成了二道贩子拿来赚钱的工具了。不过公鹌鹑好歹也算是跟的上趟了,酒店里每天都能出二十罐鹌鹑汤,也有了正儿八经固定的用户。

不过鹌鹑的宣传也让桃源村进了其他人的眼,能养出这么好的鹌鹑,那其他的能差吗?只是现在桃源村出的东西基本上都在庄老板这边消耗掉了,就算他们愿意开两个多小时车绕山路去了也未必能收到好东西,一开始还打着截胡心思的人最后也都散了。

说到底,村里都是老人,生产力实在是匮乏,就算想多弄都弄不出来。

村里的老人们等着过年,家里年轻人回来之后希望他们能在村里看到希望,能愿意留下来。如果留在家里能赚到钱,谁愿意冒着会被坑的风险出去卖力气呢?

村里人大多文化程度都不高,已经听说不少人被坑了,在工地上干了一年最后工资都结算不了多少,饭都快吃不起了。

更别说那些在工厂上班的,996和997的“福报”压的他们几乎抬不起头来,每天工厂宿舍连轴转,一个月也不过就是几千块钱。

楚曜用小孵化器给自己孵了几百只新鹌鹑,毕竟他有了一个大棚,鹌鹑能多养就多养。现在桃源村鹌鹑蛋因为个头大也漂亮,成了邹巧火,只有庄老板和他兄弟周老板店里有售,每天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抢的一群人怨声载道。

虽然都是鹌鹑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人家桃源村出来的鹌鹑蛋煮了,家里小朋友就是喜欢吃。每天给小朋友和家里的老人煮几个鹌鹑蛋当早餐都快成了标杆了。甚至还有孩子会带着煮熟或者卤过的鹌鹑蛋去学校当着同学们的面慢慢吃,把抢不到蛋的小伙伴馋的不行,这才得意的给他们吃上一两个。

在家养鹌鹑之后,这种鹌鹑蛋又成了新的炫耀风向标了。

之前来帮忙弄大棚的技术员姓丁,借助“职务之便”从楚曜这边带走了一笼子鹌鹑和若干果干果酱,到家里就被抢光了。

那笼子鹌鹑成了他家姑娘儿子最喜欢的“宠物”,每天都细心的打扫粪便,喂食喂水,然后心满意足的捡了鹌鹑蛋放在小罐子里,一天天的数。因为这罐子鹌鹑蛋,连数数的能力都提高了不少。

后来因为兄弟家孩子想要就匀出去两只,结果导致这俩孩子半个月没搭理他。好爸爸因为两只鹌鹑,变成了坏爸爸,弄得他也哭笑不得。

可是鹌鹑真的不好弄啊,如今他成天盼着楚曜再装一两个大棚,他也好争取过去就近“占便宜”。

不过这次去镇上发现周老板那边进了不少栗子核桃,标明了是桃源村山海岛上产的。

“真的是那个岛上的?”小丁见买的人不多,心中暗喜。

周老板到也不愁这些东西卖,毕竟栗子核桃不比鹌鹑蛋,这玩意都是生的,买回去还得二次加工也麻烦。鹌鹑蛋就简单多了,回去一洗一煮,也就十分钟的事。

“那必须的啊,”周老板翻出手机里的照片给他看,“瞅瞅,刚从山上摘下来的,还没摘完呢我就让我兄弟带了几筐放这里帮他们卖。都是好东西,等这一茬卖完了再想吃,就得明年了。”

小丁毕竟上过岛,也见过岛上的人。这一个个的大帅哥就算闭着眼都不可能认错。别人摘山货看上去就是十分淳朴农民的样子,这群人愣是把山路走的像T台秀,再加上那几匹高头大马,显得这些干货都值钱了不少。

他立马拽了袋子开始装,边装边道:“你应该把这个照片放出来,跟庄老板一样让别人看见,东西就好卖了。”

周老板哈哈大笑道:“你当我愁卖呢?要不是按在这里,这点儿玩意早就被我亲戚都分了。小楚说了得先把他们那边名气打出去,否则村里岛上产的东西你们见都见不到。”

“桃源村的?”宋大爷看着旁边支棱的破纸壳板,直接拽了个袋子开始装栗子核桃,“我说小周你这做生意的不行啊,就这三个小字儿给谁看呢?要不是我知道你这边经常会有点儿好东西,真的就被你糊弄了。”

周老板嘿嘿笑道:“大爷您可别说了,哪次东西落了您的?就算您不来我也得给您留几斤不是?对了今天要鹌鹑蛋吗?刚送上来的,我这里就压了五十斤,剩下的都给老庄弄走了。”

“个死胖子,赚这么多钱干嘛?”宋大爷气呼呼道:“要,给我来三斤,家里刚买了几个猪蹄子,正好卤一锅。”

“还有柿子,揽好的脆柿子,又大又甜,也来点儿?”周老板指着旁边几筐柿子问。

“我血糖高……”宋大爷犹豫了。

小丁装了两兜子干果上称,看见柿子问:“桃源村的吗?”

“刚照片你不都看了吗?就是那边的。”周老板随手拿了一个用小刀咔咔削皮,然后给他们一人切了一块,“尝尝,咔咔脆,冰糖似的。”

柿子在这里其实不算是什么新鲜货,不少家里有院子的都会一些。有的地方绿化,整条街道都种了柿子树,不但能结果子,而且还漂亮。

但是柿子这个东西糖分太高,熟了就往下掉,糊的地面上黏糊糊的招虫子,而且柿子不打药也容易招虫子,麻烦的不行。

旁边堆的这几筐柿子山楂要不是标了桃源村三个字,还真不会引人多看一眼。

小丁吃了脆柿子双眼一亮,“也给我来几斤柿子,就是这玩意不能多吃,哎。”

宋大爷也犹豫的买了几个,他跟老伴儿岁数都大了,血糖不稳。柿子又太甜,这一个大柿子下去血糖能直接爆表。不过他小孙子小孙女这几天来玩,正好可以当零食吃。山楂也能买点儿,不但可以炖肉,而且煮水还能消食降压。

周老板道:“这脆柿子也就吃这几天,他们家现在开始晒柿饼山楂干了,鲜货禁不住放,都是吃个新鲜。等柿子真的熟透了再想往外运就运不来了,那山路颠俩小时,下来只能喝汤。”

宋大爷哈哈笑了几声,又称了两斤山楂。

周老板说的也没错,这些东西堆在这里看着多,但是被不少奔着桃源村这个名头来的客户买了不少走,还没到中午基本上就见底了。

小丁从镇上办完事儿回单位签到,手里拎的大袋子小包裹的就被人盯上了,“你今天去灵山镇了?今天那边不是大集啊,咋买这么多干货?便宜吗?这一路带回来不沉?”

小丁笑着打哈哈道:“嗨,就老乡卖的新鲜货,我顺便买点儿,家里孩子喜欢吃。”

同事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道:“啧,你瞅瞅你紧张的,上次你带了鹌鹑干果就是说老乡的,结果我一问是桃源村那边出来的,现在只供那个灵山镇的龙凤大饭店了对不对?你小子……这玩意也是那边的吧?”

“真不是,就是路上随便买的。”小丁赶紧收拾那堆东西。

同事翻了个白眼儿,直接拿了俩柿子出来,“卖我俩,给你五块。”

“我就买了几个!!”小丁哀嚎,“给孩子吃的,你这人咋跟孩子抢东西吃啊。”

同事连忙跑开,大声道:“谁还不是个宝宝了?我就吃你俩柿子你瞅瞅你。张科张科,小丁从桃源村又买了干货回来了!!”

小丁拼死搏斗,终于给自家孩子留下了一些吃的,不情不愿的捏着几张钞票怒道:“你们欺人太甚,大老远的我抢点儿东西容易吗我?”

张科笑眯眯的削了柿子吃,边吃边道:“人家这个脆柿子就是甜,又甜又脆,也不知道咋养的。小丁你在哔哔小心以后桃源村出差就没你的份了。”

小丁:……

我还能说啥呢??

张科吃了柿子,叹了口气道:“那几个村子是真的不错,只是太靠里了。走水路两边都是山还绕远,走山路运货也难。否则有那条路扶贫早就能富裕一些了。”

小丁也道:“可不是呢,我去帮那边按大棚,村里都是老人几乎看不到几个年轻的。那个岛上倒是好几个年轻人,只不过人家都是去玩的,也不可能在山里安家落户。就小楚,小楚楚曜,那个岛的承包人是个好样的,给村里老人找了个赚钱的路子。就养鹌鹑卖鹌鹑,看上去还行。”

张科点点头道:“养鹌鹑也是一条路子,我跟上面问了看有没有养鹌鹑的技术员,回头分派过一个来,看看怎么能帮他们把鹌鹑养大养好。那片山好水好的,养殖确实能算一条出路。”

他们这个部门都是跟扶贫相关,每天绞尽脑汁要为老百姓做点儿实事。其实不少挨着镇子进出方便的村子已经逐渐富裕起来了,种菜也好种花也好,至少人家往外运方便。

不说桃源村,就那条路收益的挨着镇子近的几个村都或多或少的赚了些钱,只是桃源村磐石村那几个村子太靠里了。挨着湖打鱼,运出来费劲,卖不出去再运回去也费劲,鲜鱼的销路就走不通顺。

之前也有年轻人在家里弄大棚种蔬菜的,蔬菜成熟季节雨水大,山路难走。那些新鲜蔬菜一天运不出来就损失不少钱,最后赔了钱干脆不做了,又出去打工了。

这养鹌鹑卖的好处就是不耽误事儿,早几天晚几天不会坏掉,而且还能拉动旁边村子的竹笼子生意,一举两得。其实之前他们不是没想过养殖,可是无论是普通中华鹌鹑还是那些散养的鸡鸭,都是挨着镇子近的更好运输。那几个村子就是吃亏在山路太远太麻烦上了。

“小丁,你跟小楚那边打好关系,他那边有啥技术上的需求跟你说,咱们这里尽量满足。我看人家孩子相当不错,有脑袋瓜,敢创新,比咱们这群死脑筋强多了。”张科又叹了口气,然后抓了一把山楂开始吃。

小丁:……

他默默地把所有东西的袋子都系成死扣,味儿都不打算给他们闻了!

楚曜除了孵化鹌鹑,又把目光放在了一种叫塞拉玛的小型宠物鸡身上。这种小型鸡跟那些大型鸡其实外观没有太多区别,但是成年的公鸡也就一斤多沉,母鸡更小一些,只比鹌鹑略大。

但是这样的鸡照样能满足那些住楼房没有院子的人利用阳台的空间饲养,不占地方,圆滚滚的也挺好看。而且毕竟是鸡,母鸡能下四五年的蛋,看上去比鹌鹑要强多了。

只不过这种鸡种蛋贵,成鸡更贵,还达不到经济鸡种类。不过他可以自己孵化一些养着玩,卖给那些喜欢养鸡的有钱人。但是经济养殖还是鹌鹑更好,一年淘汰一批,轮换也快。

除了塞拉玛这种小型宠物鸡,还有长尾鸡波兰鸡这种观赏鸡,也都漂亮的很,让楚曜按耐不住买种蛋的手,每一种种蛋都买了十颗。只要能孵出一公一母,那么他就算是赚了。

岛上的鸭子不多,公鸭子大部分都进了庄老板的饭店,母鸭子每天勤奋努力的下蛋。这些蛋会挑出个大的继续孵化,其他的就变成了咸蛋,仍旧被庄老板拉去了大半。

楚曜手里如今能花销的钱,大多数都来自于庄老板那边,少部分是鹌鹑的分红以及竹艺分红。

那个竹艺淘宝店的订单陆陆续续的还真不少,再加上安叔康娟他们也努力的创新,还搭着这些竹艺房子卖竹编首饰盒子,竹编果盘之类,生意竟然就这么做起来了。

村里的竹匠对楚曜感激不尽,又不知道对方缺什么好送,最后一琢磨既然你发展农业,筐得要吧?簸箩得要吧?于是干脆编了几十个大竹筐和大簸箩,还有果盘簸箕之类,拜托安叔送给了楚曜。

这些东西楚曜还真的用得着,一听对方死活不要钱,干脆装了一筐的干果让安叔带回去给大家伙儿吃。还预定了明年让他们过来帮忙做家具,因为龙九说明年还要来一批人,先前的两栋房子怕是不够住了。其他几栋虽然隔三差五的打扫,但是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床和一些简单的柜子。

安叔笑道:“你放心,我们一准都来。如今我们几个老家伙还收了徒弟,那些订单也能忙乎过来了。这些都是因为你帮了我们的忙,我们感激都来不及呢。”

“但是钱必须收,你们如果不收我就只能去外面买了。”楚曜怕他们不收钱,这样的家具自己也不好意思用啊。

安叔大笑道:“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小楚你放心,我们可不会架着人情就难为你的。”

他们已经看出来了,人家楚曜虽然嘴上不说,但是真的能帮就帮。这种人直率,也怕欠人情,因为人情来往会让他们不自在。安叔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也十分理解楚曜的想法。

削皮的柿子在屋檐下挂成一串一串的,仿佛橘红色的小灯笼。柿子酱的香甜味和山楂酱的酸甜混合在一起,让空气都变得甜蜜粘稠起来。院子里的簸箩上晒满了山楂片,晚上的消食茶变成了薄荷蜂蜜山楂茶,酸酸甜甜清清凉凉,大受欢迎。

康村长说过几天可能要下霜,红薯可以挖了,水稻也要收了。

村里人水稻成片的种,可以开小型收割机去收。但是岛上水稻不好弄,当初就是做的梯田,收割机也上不来,只能人工。不过放水的时候又收获了一批小龙虾和泥鳅,还有长到一斤多沉的小鲫鱼,炖汤的绝对佳品!

水放到一半,楚曜还发现了不少螃蟹。这些都是毛蟹,山沟溪涧最常见的品种,但是个头却长得很大,有不少都突破了半斤,一只只又肥又威武。

庄老板接到了有泥鳅和螃蟹的电话,直接往后备箱装了一摞折叠水箱,开着车嗷嗷的就来了。

夏天的时候那一批小龙虾和泥鳅黄鳝还没吃过瘾就没了,尤其是泥鳅,炖汤红烧滋味绝佳,只是比鹌鹑还可遇而不可求,恨得不少食客压根痒痒。只是痒也吃不到,别人家的吃起来还一股子土腥味,也只能眼巴巴的等着。

现在楚曜又说放水捞田,庄老板差点儿开心成两百斤的孩子。

“你们吃不了的我都要,今天晚上我就住这里了,明天一大早跟着会国兄弟的车一起走。我的车里装不下就装他车里。”庄老板表示饭店的水箱都洗出好几个,就等这边上新货呢。

稻田的肥料就是鸡粪肥,不但养肥了稻子,还把稻田里其他住户也养的一个个又肥又大。放水的时候直接用抄网从出水口接就能接到不少鱼虾,割完稻子再去泥里捞,又能有不少收获。

现在又快中秋节了,螃蟹也刚好长成。虽然不如阳澄湖那么有名气,但是一只只张牙舞爪黄肥膏厚,滋味相当不错。

只是螃蟹寒凉,楚奶奶不允许大家多吃,一人就两只的分量,一公一母到也公平。不过泥鳅小龙虾黄鳝可以敞开吃的,但是统共就这么些人,敞开吃也吃不掉多少,更多的还是装进了庄老板的折叠水箱。

光这些东西就捞了四五天,庄老板每天都来,晚上住一宿第二天拉一车东西回去,饭店的生意又上了一层楼。

收起来的稻米按照粳米和糯米分开晾晒,转头又要去刨红薯。这几天一群人轮流转一点儿休息工夫都没有,就连被楚奶奶强制要求在家里吃果酱看电视的句老师都坐不住了,非要过来帮忙。

毕竟龙九装瞎还能捡个红薯呢,他总不能一直这么偷懒吧?虽然别人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句老师难得产生了良心上过不去的赶脚。

稻谷,红薯,土豆,玉米和南瓜把几栋小楼的储藏间都塞得满满的。猪猪们连续吃了好几天的红薯藤煮红薯南瓜,眼瞅着就胖了一圈。

收割回来的稻草堆放在一旁留着当柴火,玉米秸秆全部打碎,一部分做了鸟粮,一部分给牛羊当青储饲料。其实饲料也不用太担心,山一样高的南瓜压根吃不完,全都是给它们准备的。

等一层白霜落了地,田里就只剩下抗冻的白菜萝卜没有收了。

被霜打过的白菜更加鲜甜,因为楚家毕竟是彻头彻尾的北方人,冬天里对白菜爱得深沉。东一块西一块的白菜竟然收获了几千斤,每颗都有小十斤沉,叶子翠绿梆子肥厚,咬一口都带着一股子鲜甜味。

白萝卜也是那种脆甜纤维少的品种,洗干净泥土削了皮,吃起来不比苹果梨那些水果差。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这些白萝卜成了家里二老的新宠,每天吃完饭都要切几块配山楂茶喝,咬一口脆萝卜喝一口蜂蜜山楂茶,爽口又解腻。

可是这也太多了,多的庄老板都消耗不了这么多萝卜白菜。他那里毕竟是饭店,总不能天天给客人做白菜炖萝卜吃。而且这边地方略靠南,镇上就可以买到大棚蔬菜,储藏白菜也只有个别老人才会做,可是也买不了多少。

楚奶奶丝毫不着急,她慢悠悠道:“腌上几缸酸菜,剩下的慢慢做馅儿吃。醋溜白菜猪肉炖白菜凉拌白菜心儿,你小时候少吃了?萝卜一部分晒成萝卜干腌上配粥吃,一部分留着我当水果吃。咱们这么多人呢,就这点儿白菜萝卜还能吃不完?”

可是我不想吃一冬的白菜萝卜,我又不是兔子……

楚曜有些委屈,却也不敢抗拒,毕竟这些白菜萝卜都是楚奶奶楚爷爷种的,照顾的可精心呢。

“再说了,真吃不完还能喂猪喂鸡喂牛喂羊,那些马也得吃饭啊。你以为你养的这群东西喝西北风就能活下来?”楚奶奶看着这堆白菜山和萝卜山,简直心满意足。没有白菜萝卜,哪里能过冬呀。

不过事情没多久就来了转机,庄老板的电话打了过来,大笑道:“阳阳啊……”

楚曜打了个哆嗦,“干嘛这么叫我?”

“就你家萝卜白菜,每天各给我运一筐。价钱就按照市价算。”庄老板道:“你家的菜是真的好,我原本还想着让老周给你卖点儿呢,结果一尝,嗨,我自己家这些亲戚朋友的就能帮你消耗不少。”

楚曜松了口气,道:“那可真的是太好了!”他终于不用吃一冬天的白菜萝卜啦!毕竟大棚里还有那么多蔬菜呢,何必非要为难自己。

除了白菜萝卜,他又送给庄老板俩大南瓜。

他们家种的南瓜不是那种圆滚滚的,而是歪脖子大倭瓜,表皮疙疙瘩瘩的看着十分不好看,可是吃起来却十分面甜,不比那些昂贵的栗子南瓜差。就连挑食的龙大少都能吃上一大块蒸南瓜,可见这南瓜确实不错。

庄老板接了菜,当天晚上电话又过来了,“每天再给我运一筐南瓜吧,你说你家这个菜,怎么就这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