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

作者:洛水伽楠

第七十二章 结局(上)

第72章 7210字
16px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着, 江宁一边上班一边复习初高中课本。

王书田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看这些。

江宁说道:“我读书那会儿,又是学工又是学农的,文化课根本没有好好上, 现在上面正在拨乱反正,以后一切都会回到正轨, 我想把知识重新学起来, 万一以后用得上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王书田觉得有道理,他也跟着江宁一起学习起来。

于慧慧听说两人开始学习, 也跟着一起学,如江宁所说,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当然, 也有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觉得好容易出了校门,还学那玩意儿干吗?

这天上午,江宁正在认真演算数学题。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哥哥。”

他望外一看, 来人正是小江潮,不由得嘴角上翘。

江潮飞奔过来扑到他身上, 眨巴着一双大眼睛问道:“哥哥, 你想我没有?”

“当然想。”

江潮委屈地说道:“都怪爷爷, 他说把我送到亲戚家很快就接回来,可他一直不来,要不然我早回来了,我早点回来就能见到你了。”

江潮父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们的工作地点在外地,解决起来更麻烦, 江汉只好把江潮寄居在亲戚家, 自己去奔走。这也是江宁回来这么久却没见过江潮的原因。

江宁劝道:“不怪爷爷, 爷爷也是没办法。现在我们不是见面了?你跟谁一起来的?”

“我家的保姆牛阿姨,她把我送到这里去买菜了。”

江宁把人领进来,还跟王书田和刘大爷做了介绍。

江潮十分礼貌:“刘爷爷好,王叔叔好。”

王书田:“……”叫他叔叔,却叫江宁哥哥?他有那么老吗?

江宁陪着江潮玩了一会儿,又跟他聊了逍遥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现状,江潮表示以后有空想去看看它们,江宁也答应了。

他把江潮领到旧书区,豪爽地说道:“书你随便挑,我请客。”

江潮果然对书很感兴趣,认真地挑选起来。

江潮在江宁这儿吃了午饭,挑了一套连环画,依依不舍地跟着保姆回去了。

午饭后,又有人来卖旧书。江宁和王书田照例先挑,两人一人买了一大箱子书,刘大爷看着直咂舌,心疼地劝道:“你们俩都悠着点儿,要攒钱娶媳妇。”

王书田嘿嘿一笑,江宁也是一笑而过。

下班时,江宁驮着一箱子书回家,现在,他的小屋里已经装不下了。有一部分书和家具只得转移到石城区的老房子里。

第二天趁着休息,江宁把两麻袋旧书运到老房子里去。

去那边时,江宁还特意去拜访一下刘医生,结果发现人已经搬家了。

他又去了杨奶奶家,杨奶奶一看到江宁,满脸惊喜,两人愉快地聊了一会儿,江宁放下礼物告辞离开。临走时,杨奶奶硬要给他一袋子土豆。

江宁回到家里,李少微看到土豆,笑道:“你怎么那么喜欢买菜?院子里已经囤了几百斤大白菜几十斤的大葱了,又买这么多。”

江宁:“这是别人送的。囤菜主要是因为气氛烘托到这儿了,不囤显得不合群。”

李少微再次大笑,笑完又感慨道:“小江宁,你可真会过日子呀,倒显得我更不像个女人了。”

江宁认真地说道:“过日子这事跟性格有关,跟性别无关。”

江宁一边说着话一边把土豆搬进厨房。

姑姑和姑父还没回来,他问李少微:“姐,中午想吃什么?我做饭。”

李少微一听说吃饭,精神就来了:“我可以点菜吗?”

“可以啊,你尽管说,只要家里有的,我都能做。”

“我想吃上次那个地三鲜,还有葱花饼、酸辣汤。”

“没问题。”

江宁收拾完东西开始准备做饭,李少微做饭水平一般,而且还是那种努力了也无法提升的水准。

她现在一般负责打杂,即便打杂也时不时地被人嫌弃,主要是姑父和姑姑嫌弃。

江宁一般不会明着嫌弃,而是采取鼓励夸奖手段:“姐,你这次土豆皮削得有进步,就是皮再削薄一点就更好,省得浪费。”

李少微挺喜欢给江宁打下手。

江宁用茄子土豆青椒炒了个地三鲜、又炒了个木须肉和醋溜白菜,饼还烙了两种,葱花饼和萝卜丝饼。

进入冬季以后,饭桌上的青菜很少,主要就是土豆白菜萝卜洋葱。地三鲜里的茄子都是江宁晒的茄子干。好在,他们还有相当多的干货补充,像上次陈大娘和王威还给他寄了很多干木耳和蘑菇栗子之类的。

他刚做好饭,姑姑和姑父就喜气洋洋地进来了。

姑父一进门就忍不住吸吸鼻子,说道:“闻着这香味,我就知道菜是小宁做的。少微做不出这个味道。”

李少微撇嘴:“您可真是我亲爸,鼻子真灵。”

姑姑扬扬手中的信,高兴地喊道:“你们快来看,少阳来信了。”

由于距离太过遥远,他们跟李少阳通信很不方便,一年也就几回。

李少微嘴里天天说弟弟的坏话,可一听到他来信了,就迫不及待地抢过来看。

她打开一看,发现少阳还给她和江宁单独写了一页。

她的那页写得很简单,大意是姐,你也老大不小了,别让家里操心,赶紧给找个对象。

李少微:“……”有完没完,千里之外还不忘催婚。

写给江宁的就更好笑了,只有短短几行字:听说你祸水东引,让我妈催我找对象。你小子几年不见,胆儿肥了。你给我等着,回去我再收拾你。

江宁一脸害怕的表情,向李少微寻求帮助。李少微豪气地说道:“别怕,包在姐身上,等他回来,咱俩合伙整他。”

江宁点头:“只能如此,我要联吴抗曹。”

大家一边读信一边感慨,看完信才开始吃饭。

江宁的厨艺自然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吃完饭,大家坐在桌前给李少阳回信,江宁想着现在都是76年冬天了,离恢复高考也就一年时间。

他打算在信里引导着李少阳复习一下功课。不止是写信引导,他打算再给他寄一套高中课本以及一些吃食。

当天下午,李家的院子里一直飘着浓郁的香味。

江宁在炸辣椒酱和肉酱,还做了卤牛肉,李少微馋得总往厨房里跑。

江宁不烦她,江雪却直接往外赶人:“你已经吃了好几块了,别总往上凑。”

李少微委屈地说道:“妈,我可是您亲闺女,我也需要补补。”

江雪白了闺女一眼:“你看你都补成什么样了?还补。”

江雪说完还警告侄子:“小宁,你整天说你姑父惯着快乐胡吃海塞,你对你姐也一样,你看看她自从回家后长了多少斤?”

江宁笑着瞥了表姐一眼,她确实胖了不少,没办法,她回家后不用天天训练,吃得又好,不胖才怪。好在这个时代的审美挺健康,她这样的高挑健美体型也不必感到焦虑。

江宁给李少阳回信时,也用了挑衅的写法:“我和微姐也在复习高□□课,你想打败我,回来先找我文斗吧。我一日千里,今非昔比,你好好努力吧。”

李少微也回了一封,“你管好你自己吧,回来我再找你算帐。”

李恒夫妻俩无奈地相视一笑,“三个孩子隔空还能吵架,也是神奇。”

给李少阳回完信,打包好东西,夫妻俩又开始催李少微找对象了:“你看看少阳这么关心你,我觉得你也该上上心了。上次你白叔介绍的那个空军政委的儿子不是挺好吗?”

李少微烦躁地说道:“好什么呀,跟他一聊,他说做家务带孩子是女人的事,我嫁给他要伺候他呢,想得真美。”

“那你王阿姨介绍的那个呢?”

“人家嫌我太高太壮,我还没嫌他又矮又弱呢。”

……

两人越问越没有耐心,问了一句:“那你说,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

李少微皱眉思索,苦思冥想,一抬头看到江宁,她眼睛一亮,指着他说道:“就小江宁这样的吧,勉强凑和。”

江宁:“……”

他毫不留情地打击道:“姐,我觉得你的眼光太高了,我这样的男人天下少有。”

李少微:“我呸,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江雪和李恒也说道:“我觉得也是,你再换个标准。小宁这样的太少。”反正他们没见过第二个。

李少微找对象的事不了了之,江宁也劝姑姑姑父不要着急。

时光静静地流逝,转眼间春节到了。

今年的春节尤其热闹,人们压抑了数年,都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

市场上熙熙攘攘,江宁有空就跟着姑姑去采购,买菜买肉买副食,食品供应仍旧很紧张,但无论如何也比往年好上许多。

今年的年货十分丰盛,鸡鸭鱼肉样样有,糖果罐头也有不少。

江宁穿上了新大衣新毛衣新皮鞋,大衣是姑父出差时买的,毛衣是姑姑织的,皮鞋是李少微买的。他全身上下焕然一新,引得王书田心生妒忌。

时间进入1977年,今年的空气比去年又轻松许多。

坚冰在悄悄融化,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李家最大的变化是李恒的原领导正式复出,李恒和他的那帮同事受到了重用。

江宁明显感觉到家里的客人增多了。

平反前是这些人绕着李家走,平反后,由于局势仍不明朗,大家还在观望,家里仍是门可罗雀,只有少部分人来走动,现在有点门庭若市那种感觉了。

李少微看着这来来往往的人,激愤地说道:“这叫什么?‘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江宁表现得很淡然:“正常,人心都是趋利避害的。对他们表面客气就行。”

这些客人中还有个熟人江凤仙。

江凤仙看到江宁,笑得相当热情:“小宁,几年不见,你又长高了,哎哟,瞧你这通身的气派,差一点认不出来了。”

江宁只是微微一笑,礼貌中带着敷衍。

李恒的升迁既给李家带来了欢喜也带来了烦恼。

江家那边的人一看李家又起来了,就有些蠢蠢欲动。江凤仙做为中间人,就来劝和江雪跟娘家恢复往来。

江雪心中十分矛盾,她先试探江宁:“小宁,你怎么看这事?”

江宁的态度果断干脆:“姑,这种亲戚别认了吧,正好趁机断了。”

江雪迟疑道:“可他们毕竟是我的亲哥哥,里面还牵扯到你爸妈,你爸说,他也可以重新认回你。”

江宁吓了一跳,可不能让这事发生。

他清清嗓子,跟姑姑条分缕析,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姑,您想想,他们有一就有二,这次你们家有难,他们断了。一起来,他们又来认;万一以后再遇到点事,他们又断了,然后起来再来认,这是干吗呢?耍着人玩呢?这样反反复复的,你让姑父怎么想?他说他尊重你的决定,实则是不好开口。有句话叫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用到亲戚间也一样,一次伤害,就此断联。你对他们心软善良就是对自己人残忍。别人见你这样,会不会觉得你们的原则性不强,既然背叛都能被原谅,那他们以后是不是也可以有样学样?

再说了,姑父的职位越升越高,就我爸我哥那样,你们认回去,万一他们打着姑父的名号在外面干坏事,狐假虎威那麻烦可就大了。你说姑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丝毫不敢犯错,别人却在外面胡做非为,没有底线。不是给竞争对手和敌人递刀子吗?要我说,咱们长痛不如短痛,保持原样就挺好。”

江雪听完侄子的分析,脸色不由得一变。狐假虎威这种事她哥和侄子绝对做得出来。

她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你说得对,我不能太心软。”

江雪回绝了娘家人和好的要求,江家众人也傻眼了,他们没想到妹妹这么强硬绝情。

江凤仙还试图搞道德绑架:“阿雪,你怎么能这么狠心呢,那毕竟是你娘家人呀。你真的不管他们了?”

江宁最看不惯这样的人,当下替姑姑回应道:“凤仙姑,你没有娘家了,我爸我叔叔他们没有妹妹了,你们就认个亲呗,你帮我哥介绍个好工作,以后他们来燕都就住你们家。你们一笔写不出两个江字。”

江凤仙白了江宁一眼:“你可真会想。”

江宁模仿着她的语气说道:“凤仙姑,你怎么能这么狠心呢?他们毕竟也姓江呀,你为什么不要他们?你缺娘家,他们缺妹妹,多合适。做人不能这么没有良心。”

江雪似笑非笑:“凤仙姐,我觉得这真是个办法。他们伤透了我的心,我不想看见他们;可是他们没有伤你的心呀,你就认了吧,我不介意的。”

江凤仙看看这姑侄俩,起身就走。

李少微听说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笑毕,她面色严肃地对江宁说道:“小宁,我以前觉得你性格太面,太温和,但我发现我错了,其实表面温和的人内心更坚定,一旦下定决心,谁也动摇不了。”

江宁微微一笑道:“我只是表面温和罢了。”

李少微叹了口气:“其实我跟我爸都不想再跟舅舅来往了,但我爸顾忌到你和妈,就让你们做决定,没想到最坚定的反而是你。”

江宁声音平淡:“一个成年人必须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结果,当初他们主动选择了断绝关系,那就得接受今天所有的后果。哪怕是亲人,我们也不能助长这种不守信用的歪风邪气,净化社会风气,人人有责。”

李少微噗嗤一声笑了,她弟咋这么可爱呢。

江家人暂时没再来打扰,李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只不过是姑父比以前更忙了。但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人虽忙碌,但精气神很好,仿佛了年轻了好几岁。

江宁看着他这样意气风发的模样,也十分欣慰,得空就鼓励道:“姑父,您要好好努力。辛苦您一人,幸福一大家。”千万不能让长辈输在起跑线上。

李恒:“……”

别人家都是长辈督促晚辈上进,他们家正好反过来。

不过,江宁也不是不上进,他每天都在努力读书,以前是读闲书,自从过完年后他开始把心思放在初高中课本上,他不光看课本,还搜集了很多资料,背靠着废品收购站十分方便。

1977年十月,上面正式下达通知,正式恢复高考。

王书田收到消息后,一脸震惊,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捅捅身边的江宁:“真的恢复高考了?你真是神了。”

江宁说道:“恢复不恢复,咱们也要学习。印在脑中的知识谁也拿不走。”

王书田频频点头:“对对,你说得对。”

突然之间恢复高考,大家震惊、兴奋、奔走相告。接着又是一阵兵荒马乱,他们到处找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有人想到废品收购站,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人前来买书。

江宁和王书田早把这些东西单独整理了出来,大家是如获至宝,疯狂抢购。

旧书数量有限,很多人没买到。就有人想起了江宁和王书田有收藏旧书的习惯,就想出高价购买。

王书田不知怎么办,就来询问江宁。

江宁说道:“卖平价不合适,价格太高也不好,就弄一个比平常高一些的价格卖掉吧。对了,咱们可以搞台油印机,印一些资料出去卖,这个卖平价,可以帮助别人,顺便赚点辛苦费。”

王书田对江宁那是言听计从,刘老头也参加进来了。

他们这个临时印刷坊生意极为火爆,因为资料全价格还便宜,一时间供不应求。

三人日夜忙碌,刘老头怕影响两人复习,索性雇了两个不参加高考的小伙子来帮忙,一天开两块工钱。

其中一个小伙还是熟人,就是曾帮江宁买火车票的猴子。

猴子现在称江宁为宁哥。

江宁跟猴子聊了几句,问他:“你真的不参加高考了?”

猴子笑道:“我不是念书的料,就不考了。”

江宁当然也没忘了老朋友,他给于慧慧和于子期都准备了一整套齐全的复习资料。

于慧慧感激地说道:“你真是太够朋友了,这些资料花钱都买不来。”

江宁笑道:“我那套高中课本还是你们帮忙弄的呢。”

除此以外,他还给方朝阳和李守信他们寄了一套课本和资料回去。

方朝阳李守信高雪华他们合写了一封厚厚的信感谢他。

方朝阳写道:“我真傻,我没听你的建议,课本早就不知道扔哪里去了。幸亏你还记得我们,要不然,我们就抓瞎了。你实话告诉我,你是不是真的会算命?我现在学还来得及吗?”

江宁对他们的回复很简短:时间紧张,赶紧复习,咱们高处相见。

老胡今年终于顺利回来了,江宁给他送了一套资料和一些吃的,两人约定,高考后再见。

让江宁意外的是,那个林木也给他寄来了两麻袋龙江特产,并附了一封挂号信,求他帮忙寄一套复习资料过去。

江宁寄了一套给他,两人也算是有交情的人。

他问过堂姐江艳,江艳说她不参加高考。江宁劝了一下也就作罢,毕竟人各有志。

至于李少微这边,江宁的准备是更为充足,不但有资料,还带着她学。

但表姐干别的都行,就是学习容易分心还容易气馁。江宁还得时不时地担任心灵导师。

李少微学习了一会儿数学,又开始抓狂:“啊啊,为什么这么难,我真的能考上吗?”

江宁好声劝道:“认真学,学一点是一点,肯定能考上。”

李少微:“可是我的基础差,以前学的全忘了,真的行吗?”

江宁:“你不行,别人也不行。你打仗时,敌我形势未明,难道就因为我方力量弱小,就不战而退?”

李少微:“那不能!必须血战到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江宁:“这就对了,血战到底,拿出精神跟它死磕。”

李少微:“小江宁,我发现你适合当政委哎。”

江宁耐着性子:“赶紧好好学习。”

江宁认真辅导表姐,至于远方的表哥那里,他就爱莫能助了,反正课本资料早就寄过去了,挑战信也发过去了,至于他怎样做,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江宁和表姐要复习,姑姑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做好吃的,补充营养。

江宁一个月胖了三斤,李少微胖了六斤,两人一起圆润起来。

两个月后,白胖了一圈的江宁和李少微走进了考场。

考试那天,天阴沉沉的,冷风嗖嗖的吹着。天是冷的,人心是热的。

考完出来,江宁心情十分舒爽,他感觉这一次应该稳了,与前次高考相比,容易多了。

他是感觉稳了,别的人却感觉完了。

王书田李少微于慧慧于子期都这么觉得。

江宁见状,赶紧收敛了自己的喜意,表面仍淡淡的。

于子期还反过来安慰他:“没事,今年不行,咱明年再考。”

江宁:“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天太冷了,大家找了家饭馆,一人吃了一大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吃饱才感觉重新活了过来。

高考结束了,不管满不满意,日子都得接着过。

接下来的一个月,江宁仍跟以前一样好好上班,买书买家具。

石城区的那栋房子已经装满了。

江宁觉得,他确实应该悠着点儿了。

接着是教育局通知体检,体检后,接着等通知书。

李少微的通知书先到,是燕都师范学院。李少微没想到自己能考上,激动得嗷嗷大叫起来,简直是魔音穿耳,把幸福快乐吓得喵喵叫。

姑父和姑姑也是乐得合不拢嘴。

三人笑完,突然想起江宁还没收到通知书,赶紧一起安慰道:“没事,你的通知书肯定还在路上。”

李少微也说道:“小宁你尽管放心,连我都能考上,你绝对能考上。”

李恒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小宁,你报的是哪个学校?”

“燕大。”

三人同时沉默,这就不好说了。

江雪叹息一声,说道:“孩子,没事,今年考不上,咱明年再考。”

江宁比他们还想得开:“我没事,报考时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大不了明年再考一次。”

他有时也想,自己是不是膨胀了?但转念一想,就报它怎么了?落榜就落榜,重活一次就要敢于追逐理想。

几天后的一个周日,今天江宁休息。姑姑特地买了排骨和瘦肉,准备再给侄子补一补,就算心灵受伤了,吃点肉也能补补吧?毕竟心也是肉长的。

中午,江宁正认真地啃着骨头,突然听到门外有人喊:“江宁是住在这儿,有你的挂号信。”

李少微一个箭步跑出去。

“啊啊——”一阵熟悉的魔音穿耳。

江宁勾起嘴角笑了,他的通知书也来了。

作者有话说:

没收藏专栏的筒子,请动动发财的小手收藏一下,今年的小目标是2千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