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番外·现代if线
活了二十多年, 温野菜觉得自己从没这么丢人过。
他宁愿给喻商枝看自己光屁股的童年照片,都不想让“新晋男神”帮自己止鼻血。
简直不敢想此刻这幅场景有多滑稽。
因为鼻子一侧被按住,温野菜只好心里羞愤欲死, 面上强装镇定,瓮声瓮气地说道:“喻大夫, 我自己来吧。”
紧接着他还想仰起头, 喻商枝一把托住他的后脑勺。
“流鼻血的时候不要仰头。”
温野菜顿时正襟危坐。
“一共要按至少十分钟, 家里有没有冰块、冰袋一类的?我去拿来给你冰敷, 那样止血快一点。”
温野菜能够清晰地察觉到喻商枝指尖的温度。
他抖了抖睫毛,感觉自己脑袋晕乎乎。
别是失血过多了。
“楼下厨房冰箱里有雪糕。”
他看向面前人的眼睛,隔着镜片,却能看得出一份关切。
当然他很清楚这和自己无关,单纯是因为一个医生看见了一个有点缺根筋的病人。
“我自己去拿,记得还有一包冰块……”
温野菜准备起身, 却被喻商枝一把按住。
“我去吧,你别乱动, 要是弄在衣服上, 洗起来也麻烦。”
说话间他不知从哪里找出一包消毒棉球, 递给温野菜。
“一会儿觉得流得不厉害了, 就用棉球塞住。”
之后他就松了手,让温野菜自己按住单侧鼻翼。
也不知怎么搞的, 两人交换的时候,温野菜的鼻子居然还冒出一个血泡泡。
……
他简直想一头撞死在桌角。
毁灭吧。
喻商枝顺利找到了冰箱的位置, 拉开冷冻格, 发现其中一个抽屉里有十几支雪糕。
现在已经入秋, 街上批发雪糕的冰柜都撤了, 没想到温野菜还囤了不少, 大约喜欢贪凉。
出于职业本能,喻商枝实在不太赞成这种行为。
他蹙着眉心找了找,手指被冰得有些麻,继而发现里面真有一包雪碧味的冰块,果断提溜出来拿上了楼。
上楼梯时翻过来看了一眼配料表,添加剂多到写了两三行。
回到房间,温野菜正在往鼻子里怼棉球。
快一米八的个头,缩在椅子里,再加上手背上、鼻头上难免蹭上了血迹,看起来可怜兮兮。
虽然也可以一会儿去直接洗掉,但喻商枝还是从自己的行李里拿出了一包湿巾,还有一块毛巾。
他把湿巾给了温野菜,又把冰块用叠得方方正正的毛巾包好。
“给,敷在额头、脖子或者鼻子上。”
还补了一句,“毛巾是新的,我没用过。”
温野菜莫名地脸边又是一热。
他乖乖接过来,想了想,举起来搁在了额头。
“谢谢你啊喻大夫,我也不知道突然流鼻血,可能是太干燥了,上火。”
“有可能。”
喻商枝抽了一张湿巾,擦干净手。
手指修长,有着分明的关节。
除了一块手表,没有任何的饰品。
他擦得很细致,远不是温野菜胡乱抹了几下那样的水平,连指甲缝都不忘带过。
酒精散发着淡淡的酒精味,酒量很差的温野菜觉得自己要醉了。
正看得迷糊着,却看见那双手朝自己伸过来。
温野菜回过神,一时没理解喻商枝的意思,直到对方开口,“不是觉得自己上火么?我给你把个脉看看。”
当事人自然不会拒绝。
只是此刻他还没意识到,脉搏和心跳一样,都能暴露一个人的情绪。
喻商枝垂眸沉吟道:“……跳得够快的。”
温野菜一颗心提到嗓子眼。
好在喻商枝下一句是:“脉数实,阳热亢盛,张嘴,我看看舌头……舌苔厚,还长了个溃疡,你这是肝火旺,最近是不是夜里睡不安稳,口干舌燥,总想吃凉的?”
温野菜惊讶地张张嘴。
“你怎么知道?”
转念一想,人家是名医,总不会连这点东西都看不出来。
转而苦笑道:“干直播嘛,观众里说什么的都有,卖水果又特别容易出售后问题。”
虽然他看起来像个乐天派,好些苦水也只能自己咽。
喻商枝松开手。
一行有一行的苦,现在好多人觉得直播带货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一样,可对于温野菜这样只是为了振兴家乡的小主播,怕是困难比成就更多。
“你这个症状,吃点牛黄清心丸之类的就能好,要是不愿意吃药,就去买点川贝母炖梨汤。”
他想了想还是叮嘱道:“冷饮和雪糕都要少吃,实在贪凉,就喝点冷藏的酸奶什么的,总比这些健康。”
喻商枝没说什么要心平气和,不要动怒。
干的就是这行,人有七情六欲,哪有那么容易就看淡一切。
温野菜觉得喻商枝最后一句话,一定是因为看见了自己冰箱里的雪糕。
他有些心虚地应了一声。
今晚这个小插曲实在让人措手不及。
现在鼻血不流了,病也看过了,实在没什么继续留下去的理由。
“这个毛巾,我洗干净了还给你。”
“好。”
喻商枝这么说着,起身把人送出了房门。
回到桌前,整理着桌上的病历与报告。
那一碗苹果还没有吃完,已经因为氧化微微变色。
这一晚,喻商枝一边工作,一边很珍惜地把每一块都吃掉。
……
一夜无事。
次日,喻商枝在温家和温野菜兄弟两个一起吃了早饭。
小米粥里放了红枣,包子是胡萝卜肉馅,包括黄瓜条和萝卜条两样小咸菜,都是温野菜亲手做的。
喻商枝很给面子地吃了两个,要知道这包子的大小快赶上碗口了。
以至于站起身时觉得足足有十分饱。
不过自己做的饭,客人爱吃,就是对下厨的人最好的褒奖。
他看得出温野菜心情很好,和喻商枝抢走刷碗的工作后,甚至对着水池子哼起了歌。
而喻商枝则遵循昨天的承诺,上楼取来了脉枕,去客厅给温三伢把起了脉。
温三伢的症状,在西医那里被诊断为肺心病,也就是肺源性心脏病,在中医的理论中,则被归类于“咳喘症”。
这类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温三伢是前者。
凶险处在于,肺心病极容易因为并发症而造成患者猝死,从病历可以看出,温三伢三岁时有过一次很严重的发病,在ICU住了好多天才出来,算是死里逃生。
之前许百富提起过的哮喘,正是肺心病的症状之一。
幸运的是之前那次急性发病之后,温三伢虽然也进过好几次医院,但都不算过分凶险。
现在病情算是进入了所谓的“缓解期”。
这个时期,无论是西医也好,中医也罢,无论怎么治疗,目的都只有一个。
那便是在维持现状,避免急性发病的同时,尝试逐渐恢复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毕竟想要彻底痊愈,几乎是不可能的。
先天性的病变客观存在,除非换一套新的器官。
他把这个观点同温野菜讲了一遍,对方表示完全能够理解。
“我也知道三伢的病不可能彻底治好,这是娘胎里就带的,他能长到这个岁数都是侥幸。我只希望能把他身体养好一点,至少能不耽误上学。医院也给了方案,但三伢身体弱,好多药吃了副作用也大,看他难受,我也不忍心了。”
温三伢听到这里,往大哥身上靠了靠。
喻商枝在本子上落下几笔,继而抬头肯定道:“这份把握我还是有的,只是需要长远打算,并非一日之功。”
说到这里,他看了兄弟两人一眼道:“而且在我看来,单纯吃药是不够的,配合针灸和艾灸会更好,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带三伢定期去我们医馆治疗,至少一周一次。”
医馆在詹平市,距离斜柳村更远。
过去的话要先去寿安,再坐动车。
像他们这次这样直接开车往返也不是不行,不过那样单程就要五六个小时,不太现实。
温野菜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他有车,带着三伢来回跑不算什么。
别说一周一次,哪怕是一天一次,他也会想办法,大不了去詹平租个房子。
见温野菜如此配合,喻商枝也愈发有信心。
“既然如此,今晚我就给三伢针灸一次,看看效果,应当晚上能睡得安稳一点。”
一通安排过后,墙上挂钟的时针指到九点,喻商枝也该出门了。
村里的义诊时间是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一点半到五点。
果然手机随即震了震,是孟羽在群里问他们都出门了没有。
“我先过去了。”
喻商枝习惯性找自己的保温杯,他吃早饭的时候明明从楼上拿下来了,这会儿却刚发现不在手边。
恰在这时,温野菜把灌满的保温杯递过来。
“我给你倒的温开水,打开就能喝。”
喻商枝愣了一下,接了过来。
“多谢。”
……
这天的义诊现场比昨天更火爆,如同之前说的,邻村也有人听闻了这消息,开车过来排队。
原本计划着明天就走,眼看还有好多人今天压根轮不上,许百富亲自来和他们商量,能不能晚走一天。
可惜他们个个的时间都很紧张,日程早就排满,着实没有空余。
许百富也只得作罢。
中午午休,照例在许百富家吃饭,饭后喻商枝把温三伢的病情说给他们听,也把手机里拍下的病历、片子等发到了共同的群里。
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工作狂”,一涉及专业,都齐齐抖擞起精神。
就连方才吆喝着中午吃多了馒头,开始犯困的徐朗,也一个鲤鱼打挺,从许家的沙发里坐了起来。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到最后,药方初见雏形。
喻商枝合上笔帽,“等回家我再请教下祖父。”
孟羽唏嘘道:“小孩子得了这种病最是磨人,他大哥也不容易,自己还没多大呢,还要拉扯弟弟妹妹。”
说到这里,她突然道:“你说咱们多买点他直播间的东西,是不是也算帮忙了?”
温野菜帮村民们卖农产品和手工品,当然也不是做慈善的。
于平说过,他每一单都会挣一部分佣金。
因为直播间的热度渐渐上来,有时候也有些品牌会过来合作。
不过温野菜十分看中选品,而且接得很少,并不想为了多赚一点就把直播间的风格搞乱。
喻商枝抿了抿唇,果断也下了一个APP。
徐朗在一旁大惊小怪。
“呦,咱们小喻大夫也要下凡看短视频了?”
喻商枝淡定地找了一个理由。
“他们村的苹果很好吃,我买点送人。”
温
温野菜正忙着开直播。
他基本一天两场,上午一场,晚上一场。
上午的观众不大,但开直播的人也少,竞争小一点,可以让他这种小直播间抢一波流量。
除此之外,其余的时间也闲不下来,忙着验货、检查打包,偶尔还要关心一嘴客服。
前两者都在村子里有场地,客服却是在线上雇的人,都是在家办公。
遇见什么拿不准的问题,一向也是vx上找温野菜。
他一天摆弄着好几个手机,不知道还以为干着多大的生意。
忙到中午,又要给三伢做饭。
今天早上包了包子,倒是热一热就能吃。
吃过饭,盯着三伢吃了药,把孩子送回屋里睡午觉。
温野菜进门后,随手帮着把床头柜上的几收起,都是些小孩子看的简明版名著,或者是科普类的书。
温三伢闲着的时候还会看网课,自学小学的课程,现在简单的英文都会说不少了。
温野菜知道小弟在学习方面的天赋,因此才想尽力治好他,让他可以如愿去学校。
把书堆搬走,后面露出一张兄妹三人的合照。
这张照片一开始是摆在三伢书柜里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拿来了这边。
他拿起来端详了两眼,“想你二姐了?”
温三伢站在墙边,拿着水彩笔在日历牌画叉叉。
“还有几天二姐就要回来了,然后放双节的假期,对吧?”
今年中秋和国庆的假期赶在了一起,小名二妞的温蓉在镇子上读初中,学校里会放五天的假,算是一年到头除了寒暑假以外最长的假期了。
小地方的学校比大城市的更严格,在这里讲究不了什么素质教育,初中的晚自习就已经到晚上八九点才结束,为的就是能多哪怕一个学生考上高中。
“到时候咱们一起去接你二姐,然后坐动车去詹平给你看病,顺便留下逛逛,怎么样?”
温野菜一番规划,换来温三伢开心地过来抱住他的腰。
“大哥最好了!”
温野菜拍拍他的脑袋瓜。
这天晚上喻商枝回来时已经不早,因为明天下午他们就要离开,所以刚刚分开去了村中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看诊。
喻商枝最后去的那家,老人有糖尿病,腿部浮肿地厉害,即使如此也不愿意控制饮食。
“我都一把年纪了,喜欢的都吃不着,不如死了算咯。反正吃不吃的,都是早晚要死的嘛。”
这老人说起来洒脱得很,却是愁坏了子女。
喻商枝帮着劝了半天,又开了药,出来时都已经快八点。
为了不让别人等自己,他让许百富不用给自己留晚饭。
出了这家人的门后收到消息,说是许百富嘱咐了温野菜,让他帮忙招待喻商枝一顿。
“看来我又多蹭你一顿饭。”
温野菜来开门时还系着围裙,举着锅铲。
听到喻商枝这么说,他不在意道:“这有什么,平常我也吃饭晚,你自己坐,还有最后一个菜。”
晚饭上桌的只有两个人,却有三菜一汤。
其中两个菜是早些时候做好,分了一份给三伢,余下的一个菜和一个汤都是刚刚算着时间才下锅。
电饭锅里是米香四溢的当季新米,在碗里堆到冒了尖。
喻商枝端起碗,有些感慨。
他其实和温野菜一样,打小没了父母,跟着祖父祖母一起长大。
后来祖母也去世了,家里的饭桌上就只剩下了他和祖父。
爷孙两个也时常有这样相对而坐用饭的时间,只是家里连饭桌都是古董,沉重、宽大,彼此之前隔得很远。
远不及当下这副场景更有烟火气。
“怎么不动筷子,是不是有什么忌口的?”
温野菜察觉到喻商枝的停顿,有些担心地问道。
“没有,我不挑食,何况你这手艺,做什么不好吃?”
喻商枝笑着夹了一个红烧鸡翅到碗里,外头裹得汤汁红亮,看着就下饭。
“那就好。”
温野菜往嘴里送了一口饭,时不时抬起眼睛,悄悄看一眼喻商枝。
一碗饭被他吃得好像拌了蜜,只觉得喻商枝的举手投足都是佐饭的小菜。
实在是赏心悦目。
饭后两人一起收拾好碗筷,上楼去给温三伢治疗。
喻商枝随身带着针灸用的一次性无菌针,洗过手后就开始操作。
虽然还是秋天,但斜柳村的夜里已经有些凉意。
温三伢怕冷,屋里已经开了取暖器。
喻商枝穿了一件衬衣,进屋后不久又挽了袖子。
他让温三伢在床上躺好,一一取定穴位。
针灸治疗,主要把握两点,温肺和强心。
前者取肺俞穴、中府穴、丰隆穴等穴位,后者取心俞穴、至阳穴等穴位。
此外也可加上肾俞穴、足三里等,达到温肾、健脾的效果。
像是温三伢这么大的男孩子,喻商枝以前也接触过,基本是一看见针头就开始害怕,也很难乖乖躺在床上等待拔针。
可温三伢实在是很懂事,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听话得半点不动。
就是温野菜看不得弟弟身上全是针的模样,心里有点难受得避了出去。
为了让时间过得快一点,喻商枝和温三伢说起闲话。
“墙上的画是你画的么?”
他看向温三伢的床头,那里贴着几张画纸,有用蜡笔的,有用彩笔的。
“有我画的,也有大哥和二姐画的。”
喻商枝有些意外,他看了一圈,忍不住问:“哪一张是你大哥画的?”
温三伢仰头看了一眼,“那张有爸爸妈妈的,就是大哥画的。”
喻商枝一时无言。
头一回,他有些慌乱地转移了话题。
半小时后,他为温三伢拔了针。
温三伢穿好衣服问道:“喻大夫,大哥说以后要带我常去医馆看病了,我的病真的能好么?”
喻商枝温柔地笑了笑。
“我向你保证,会让你恢复到可以正常去学校上学的程度,好不好?”
温三伢重重地点头。
“好,我要去上学,以后大学考最赚钱的专业,这样大哥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很难相信,这话是从一个五岁孩子的嘴里说出来的。
没有父母的孩子大抵会被迫成长地更快。
喻商枝对此同样深有体会。
他安顿温三伢睡下,出门见到了一直靠在墙边的温野菜。
两人为了不打扰温三伢,转而还是到了喻商枝暂住的房间里说话。
“我们明天吃过午饭就走,咱们加个vx吧,你带着三伢去之前联系我。”
温野菜掏出手机扫了喻商枝的二维码,弹出一个简简单单,昵称是“喻”的账号。
头像是一只逆着光拍摄的猫咪。
“你养了猫?”
喻商枝翻开相册给他看。
“它叫大吉,吉祥的吉。”
是只长毛的橘猫。
而温野菜的头像,则是喻商枝刚刚在温三伢床头看见的一张画。
不过应当是温三伢画的,只有兄弟姐妹三人的版本。
如果点开大图还能看到角落里蹲着两只狗狗。
喻商枝熟练地在对话框里发了一张自己的名片,上面有手机号。
顺便又发了一个医馆的地址定位。
“到时候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忙起来的时候,vx可能不会随时看。另外我想了想,三伢的病比我想象中的要棘手一点,等我回去后请教一下祖父,让他老人家也抽时间给三伢看一看。”
温野菜受宠若惊。
如果说喻商枝就已经称得上青年名医,那喻商枝的祖父就更不得了。
那是在大学里当教授,可以编写教材的业界泰斗,载誉无数。
现在压根不会在医馆里坐诊,除非有什么特别的疑难杂症,才能惊动其出山。
他很清楚,若不是有喻商枝,三伢的病历绝不会那么容易能送到喻老医生的案头。
“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了。”
温野菜说到后面,甚至眼眶都泛了红。
喻商枝看着面前的青年,他们刚刚认识两天,他却已经被对方小小地打动过好几次。
坚强、真诚、善良。
他已经可以想到许多词汇,加诸在对方身上。
且内心浑然不觉自己有些夸张。
“不用谢,这次有机会认识你,我也很高兴,你就当我是帮朋友一个忙。”
朋友两个字,成功地令温野菜的心漏跳了两拍。
……
如果有可能,温野菜自然是希望喻商枝能多留两日,在家里多住两晚。
然而时间匆匆,离别也来得飞快。
送行的午饭依旧是在许百富家摆的,温野菜也受邀过去入席,顺便钻进厨房帮着许百富的媳妇做了两个菜。
虽然谁也没点明哪两个菜是温野菜做的,但后来喻商枝吃进口中,总觉得一下子就分辨了出来。
他们两个隔着几个人遥遥相对,喻商枝指了指盘子里的菜,和他对暗号。
温野菜挑了挑眉,喻商枝无声一笑。
看来猜对了。
他们离开时,村里来送行的人远比到来时更多。
各个脸上都写满依依不舍。
孟羽代表医馆答应许百富,等有机会一定再来斜柳村义诊。
喻商枝打量一眼,却发现温野菜不在人群中。
等到他们准备上车时,却看到温野菜早就等在后备箱前,脚下堆着四箱苹果、四袋大米、四盒茶叶,还有一些柿饼、红薯干。
继而不顾他们的推拒,强行帮他们搬上了车。
“这些都是大家家里种的,也不值几个钱,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这些,你们别嫌弃。”
往常下乡也常带回一些土特产,想到回头还能在村里的直播间下几单还了人情,孟羽便松了口。
“那我们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哪能嫌弃,这些东西在市里有钱都买不着。”
温野菜笑了笑,替他们关好后备箱。
喻商枝最后上车,关车门前他同温野菜道:“记得到时候联系我。”
温野菜挥了挥手里的手机,表示自己知道。
回去换成莫杨开前半程,车子开出去二百米,孟羽注意到喻商枝还在往后看。
这时她还没察觉到什么不对。
自己这个小师弟向来一门心思放在学医这码事上,两耳不闻窗外事,社交软件不用,朋友圈不发,短视频不看。
她把对方对温野菜的在意,理解为对温野菜弟弟病情的上心,以及借住两晚的熟悉。
所以当月余后的某一天,她不经意瞥见喻商枝在午休时看直播,简直大惊失色。
孟羽端着水杯装作出去接水,实则是抓走了路过的徐朗。
“小师弟看什么直播呢,总不会是卖中药的吧?”
网上卖药的十九□□都是骗子,兴许喻商枝正义感爆发,打算对他们来一波举报。
徐朗摸着下巴上新冒出来的胡茬摇摇头。
“卖什么中药,人家看卖冬枣的呢。”
“卖冬枣?”
徐朗叹口气。
“你这么快就忘了?就上回咱们去的村子里,那个小帅哥的直播间,人家前几天不还带着弟弟来咱们这看病了。之前直播间主要卖苹果,现在改成冬枣了。”
孟羽想起来了。
他还想起来那回小师弟不仅给人看病,还请人家一家子去饭店吃了顿饭。
要不是师父正巧去外地会诊,他的原计划是把师父本尊请来给那孩子把脉。
孟羽眯了眯眼。
总觉得哪里不对。
喻商枝这人面冷心热不假,可极少和病人及病人家属关系走得这么近。
徐朗看着自家师姐一脸的高深莫测,正要开口问,医馆前台的小护士恰在此时跑进来找人。
见门口的人是孟羽和徐朗,护士小刘问道:“孟大夫徐大夫,喻大夫在里面么?他到了好多快递,我们正愁该往哪里放。”
孟羽和徐朗对视一眼。
要知道喻商枝在此之前,连网购都寥寥无几,更别提把快递送到医馆前台了。
而且还用上了“好多”的形容。
徐朗忍不住八卦了一句。
“都是什么快递?”
小刘苦了脸。
“您快别提了,足足五十箱冬枣!我和王姐搬都搬不动!”
孟羽&徐朗:……
作者有话要说:
苹果好吃,冬枣也好吃!
小喻:下单,支持!
阿野:谢谢老板!
——
本章涉及医学方面的内容均参考自网络,非原创,有所加工,请勿作为现实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