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

作者:菇菇弗斯

第27章 买牛 你出钱买,还是你拿个主意

第27章 3365字
16px

“你们这里的人是不是眼神都不太好使。”喻商枝语气无奈至极。

不管怎么说, 短短三天里被认错两次,实在是有些离谱。

那口果子露呛进了气管,惹得他咳嗽了半天才顺过气。

闯了祸的温野菜赶紧掏出一张帕子, 帮他擦了擦唇角和掌心。

剩下的大半筒果子露喻商枝没再喝,转而给了温野菜。

温野菜尝了一口, 便把竹筒重新盖好,说要带回家给二妞和三伢尝尝。

再往前走了没多久,就到了牛马市。

喻商枝举着帕子掩住口鼻, 多少遮挡了些味道。

就是这副模样来牛马市的不多, 惹得不少人频频往这边瞧。

而牛马市的牙人, 自然也早就注意到了他们。

“二位想看看什么牲口?咱们这马牛驴骡猪羊,要什么都有!”

牛马市与其他类型的集市不同, 哪怕是牵着自家的牲口来买卖,也需要通过牙人来交易。

牙人会事先筛选牲口的品相,不同的牲口, 各有各的讲头,无论是骡马还是牛羊,都有对应的诀窍。

看过品相,再将牲口分类。

等主顾上门,牙人便会上前谈生意, 待价格谈妥,买卖结束, 牙人会从中抽取一部分作为自己的报酬。

温野菜虽没有来买过牲口,但规矩是懂的。

他当即对那牙人道:“我们想给家里添一头牲口, 要能犁田、拉车的。现今驴骡是什么价, 牛又是什么价?”

做牙人何止要会相牲口, 更要会相人, 从而看人下菜碟。

来这里的主顾繁杂,不过没有彻头彻尾的穷人,真要是穷得揭不开锅里,哪里买得起牲口?

牙人自诩什么人都见过,但眼前这两人还是惹得他多看了几眼。

一个看起来病歪歪却气质出挑的小郎君,领着一个模样粗粝的哥儿,怎么看怎么不配。

但听这哥儿的语气,应当是个爽快人。

牙人心下有了数,很快堆笑道:“回客官的话,眼下驴子和牛的价都差不多,至多二十两便可买得,骡子毕竟少见,更贵些,得二十两往上。您家要是田地多,那指定是应当买牛,这牛力气大、耐力好,农忙时间,从早到晚都不用歇的。但若您是拉车多些,驴子也不错,不拉车的时候还能直接骑着出门,精神得很。”

这么一听,驴和牛各有千秋。

温野菜看向一旁静静站着的喻商枝,“你出钱买,还是你拿个主意。”

牙人顺着望过去,心道原来这郎君才是做主的那个。

就是不知怎么口味如此偏颇,寻了个如此模样的夫郎,兴许是身子不好,说不上好人家的媳妇吧。

喻商枝没急着开口,先问了温野菜的想法,后者道:“咱家地不多,倒是经常望来镇上,若是拉车的话,驴跑得比牛快。”

简单想来的确是这个道理,但喻商枝忖了几瞬,开口道:“现在地是不多,不代表不以后不添置。一头牲口到家里,那是十几二十年的长远事,不能拘于眼下。”

牙人见喻商枝说话条缕分析,同那些普通村户人不一样,疑心他是个读书人,当下态度更好了不少。

“这位郎君说得有理,对于庄稼人来说,还是买牛的更多些。”

而温野菜听见了喻商枝所说的“十几二十年”里,一时微微愣神。

是啊,自己要和喻商枝过一辈子,等到十几二十年后,怕是他们的孩子都要说亲了,到时候家里又怎么会只有三亩地?

他们两个都是能挣的,别说三亩了,三十亩也买得起。

于是温野菜果断决定道:“那咱们还是去看看牛。”

牙人在前带路,没走几步就到了牛马市中的牛棚。

三排大棚子,一眼望去全是牛的大脑袋。

“二位客官,咱们这的牛都在跟前了,看好哪头,我给您牵出来,随便相看。”

买牛自有买牛的学问。

壮牛和牛犊价格不一,壮牛更贵,可带回家就能干活。

公牛和母牛之间差着三成的银子,为的是母牛能下牛犊,到时候卖了同样是钱。

不过牛怀崽的时间太长,怕是会耽误干活。

除非是家里有余力养牛下崽的人家,只买得起一头牛的很少买母牛。

故而喻商枝和温野菜最终还是决定,买一头骟过的公牛。

牙人得了令,去牛棚里选了几头壮实的骟牛给两人瞧,喻商枝示意温野菜去选一头有眼缘的。

温野菜上前,左挑右选,指了一头眼睛周围有白毛的。

牙人遂单独将那头牛牵了出来,摘了牛笼头,掰开牙口夸耀起来。

“要么说您眼光好呢,看看这嘴头,这槽口,再看看这鼻子,水当当的,一点毛病没有。还有这眼睛,嘿!白线贯瞳!拉出去谁都看得出是一头好牛!”

吃这碗饭的,张嘴就是一套词。

温野菜依着他的说法,也上前略看了看,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头不错的牛。

见两人有意,牙人便报了个二十二两的价格。

要多少就给多少的那是傻子,温野菜当即开始讲价,同牙人拉扯了好半晌,口水都快说干了,最后逼得对方让了二两银子,最后以二十两成交。

牙人也没想到这哥儿嘴皮子如此利索,是个不好对付的,早知道应该把价格喊得更高些。

称出二十两银子,牛就归了自

趁温野菜围着牛看个没完时,喻商枝转过身面朝牙人,询问哪里可以买到牛拉的板车。

基本买牛的主顾都要再买板车,牙人当即熟练地指路道:“出了牛马市往南走,那边有条短街叫墨斗街,全都是木匠铺子,想买什么样的板车都有。”

喻商枝点点头,接着便和温野菜一起牵着牛,转道往墨斗街去。

墨斗是木匠用来标线的工具,而墨斗街放在现代,大约该叫“木匠一条街”。

街道两侧分布着数家木匠铺子,外面挂着的招牌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以姓氏为名。

诸如王记、刘记、李记、余记,因牵着牛不好往深了走,他们便选了离得较近的余记。

铺子里就是一对父子在干活,老木匠见了牛,就知道他们是来买板车的,摆摆手示意儿子去招待。

例如板车这样的东西,基本木匠铺子都会有那么一两架现成的,区别只是所用的木料不同。

“这边两架,尺寸都是一样的,您拴上就能用。左边这架是柞木的,八百文,右边这架是榉木的,一两。到时候尽管放心用,几百斤都承得住。”

榉木比起柞木更加结实,不容易变形,算是常见木材里质量上乘的。

不过由于刚花了足足二十两银子,哪怕不是自己挣来的钱,温野菜也觉得肝颤。

他小声和喻商枝打商量,“要不咱们先买柞木的,榉木的要贵上二百文呢。至于柞木的那架,我讲讲价,估计还能便宜几十文。”

喻商枝浅浅摇头,这两种木头的差别他是清楚的。

与其贪图一时的便宜,不如多花些钱,买质量更好的。

他从前的消费观便是如此,虽然出身优渥,但并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

每年只会在固定的几个喜欢的品牌中,挑选一些经典款的衣服。

手边更是有不少东西,用了多年也没有换掉,与其他家境相当的同龄人相比,显得老派又念旧。

其实因为他怕麻烦,比起经常更换,更偏向一步到位,经久耐用。

这一次的他态度坚定,“我们要榉木的,可说好了,几百斤都承得住,若是回头压坏了,我们可是要回来找的。”

小木匠见喻商枝眼睛好似看不见,可人却如此爽快,迅速道:“您放心就成,我们余记的手艺那是远近闻名的,多了不敢说,五年之内,这辆车若是哪里坏了,您尽管来找我们。这谱子从我太爷爷那辈就在墨斗街了,保管跑不了。”

喻商枝点点头,一两银子换来一辆结实的板车,绝对不亏。

温野菜表示喻商枝说的有道理,但转头还是执着地杀了半天价格。

小木匠苦着脸,直说榉木的本就给的是实惠价,这价格是绝对分文不能让,结果温野菜依旧不肯罢休。

于是对方不得不再次让步,松口说可以送点东西当添头。

温野菜见状也没客气,他在铺子里转了一圈,见一个角落里放着不少小孩子耍的玩具,便从中挑了一支木风车和一个鲁班锁。

“回去以后,这木风车给二妞,她之前还跟我念叨,说虎妞有个木风车,把她羡慕坏了。至于鲁班锁,就给三伢,他爱玩这些费脑子的东西。”

他把玩具的去向安排地明明白白,喻商枝顺手接过鲁班锁,放在手里摆弄。

温野菜看了一会儿,也不得章法,便专心赶车了。

待到出了墨斗街,余记铺子的人保管听不见了,喻商枝才坐在温野菜的身后感慨,“你这讲价的工夫着实厉害,今天里外里省出一辆板车钱。”

温野菜驾着牛车,得意道:“这都是跟我娘学的,我娘以前总说过日子就是这样,别舍不下面子同人拉扯,面子又不能当饭吃。”

喻商枝今日尝到了讲价省钱的甜头,这对他来讲也是新鲜的体验,一时深以为然。

而有了车,喻商枝便不需要再慢吞吞地走路了。

因此趁着天色尚早,他们还有时间在镇上逛逛。

说是逛,也非闲逛。

喻商枝接下来铁定要在家开门行医了,需要添置的东西可不少。

现在手上有了钱,无需动用温野菜的那份,他便可放心地花用了。

温野菜问清楚他要买什么,得知大部分是诸如碾子、矬子、片刀之类的铁器,便扬起嗓子“喔”*了声。

大黄牛甩着尾巴,顺着他缰绳的牵引,慢悠悠地转了个弯。

“我知道有家铁器铺子东西齐全,咱们且去那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