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

作者:菇菇弗斯

第110章 难道咱们寿安县又要出一个探花郎了?

第110章 6559字
16px

温三伢话音落下, 周遭却不见起哄之声,而是阵阵压着的惊呼。

“莫看这娃娃小小年纪,还怪有气势。”

“看着有几分文气, 兴许也是开蒙了的书生郎。”

“你们莫不是没认出对方是谁?那是褚家的小公子!这可不是能轻易得罪的……”

“褚家?谁啊?”

“这你都不知道,咱们城里那个有名的商户程家, 他们老夫人的娘家就姓褚……”

寿安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凡消息灵通些, 人脉广些的人, 基本都对城内大户之间的关系如数家珍。

这就像现代人喜欢看豪门八卦一样, 这些人家的家务事,也是平头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之一。

零碎的话语落入喻商枝的耳畔, 他有些惊讶于,没想到这个小纨绔和程家还有些关系。

不过这都是后话,当下最重要的, 还是他们家三伢想要如何应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少爷。

不远处,贺霄也因温三伢的态度而愣住了。

他本是带着同窗来给温三伢撑腰,毕竟褚星的做派,整个书院上下无人不知。

此子顽劣成性,几次书院的夫子都想把他赶回家去, 奈何褚家一门心思要让这熊孩子留在书院念书,不惜给书院捐了好几次银钱。

就连这次元宵灯谜会, 也有褚家资助的一部分。

别看青衿书院是县学,寿安县也并不贫困, 可朝廷拨的银两终究有限, 还要提防着那些经手官员的层层盘剥。

故而褚家凭借砸钱这一手段, 保住了褚星在青衿书院念书的资格, 书院中的夫子对他的行为,也只好得过且过,象征性地申斥一番就罢。

只要他不放火把书院点了,一切都好说。

他原本打算几人一起过来把温三伢领走,省的褚星借机找麻烦。

没想到温三伢平日里看着性子内敛,今日对上褚星却是这般的强硬。

“嚯,比试什么?猜灯谜么?小爷我可没空陪你玩这些家家酒游戏。”

褚星来这里,也不过是为了凑热闹罢了。

这些灯笼廉价至极,做工粗劣,哪里有他们大宅之内官家样的精巧宫灯有看头?

遑论他肚子里那点微不可见的墨水,着实猜不出几个像样的灯谜。

就在他打算拨开挡路的温三伢,直接走人时,却听见这个小豆丁又说道:“褚师兄莫不是不敢与我比试?”

褚星原本即将同温三伢错身而过,闻言倏地转身道:“你刚刚说什么?你有本事再说一遍?”

贺霄眼看褚星想要动手,当即大跨步地向前走来,一把将温三伢挡在身后。

“褚星,大家同为书院学子,望你自重!”

褚星一打眼看见了贺霄,愈发气不打一处来。

“又是你!你怎么阴魂不散的?”

跟着贺霄来的几个学子,都是家教良好,与贺霄走得近,却看不惯褚星纨绔做派的,见状也都聚在贺霄的身边。

“呵,一群上不得台面的人罢了,你们替这个小穷酸撑腰,又能得什么好处?”

众目睽睽之下,褚星无意再与他们继续纠缠。

贺霄看着褚星令人讨厌的嘴脸,冷笑道:“褚星,人与人之间的相帮并非尽数为了逐利,只是你生性可怜得很,从未有过真心相待你的友人,自也无从理解这份情谊。”

褚星听了这话,恼羞成怒。

“贺霄,你不过一个庶子罢了,竟还有脸讥讽本少,我倒要看看是谁更可怜!”

两边少年正在对峙,周遭围观的人愈发得多起来,终于引起了此次青衿书院负责灯谜会筹备的夫子的注意。

“同山,那边可是起了争执?何以人流都往那处去了?”

同山乃是青衿书院施远施夫子的表字,鉴于他在书院中也算资历较深厚的,这般能够直呼他表字的人并不多。

施远转过身,竟发现来人竟是青衿书院的山长娄经。

“学生见过山长。”

娄经上了年纪,再有几年就将卸任。

不过精神矍铄,将书院上下事务料理地井井有条,很有威信。

“学生不知山长今夜前来,暮深天寒,山长还请多多保重身体。”

娄经浅笑道:“正月十五上元夜,自然是要出来转转的,听说今年的灯谜会是你一力负责的,办得不错。”

施远诚惶诚恐地谦虚了两句,继而想起娄经刚才的问话,便就近叫了个帮忙的学生,跑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学生很快返回,神色复杂地回禀道:“禀告山长、夫子,那边不仅有城中百姓,还有咱们书院的学子。”

施远立刻拧眉道:“可是学子之前起了争执?你可识得那几人?”

那学生垂首道:“学生识得,乃是贺霄贺师兄、褚星储师兄,以及童生班年龄最小的温三伢温师弟。”

不怪这学生能叫出三人名字。

贺霄本就今晚和他们一道做事,彼此熟识。

褚星声名远扬,温三伢因小小年纪就入书院,更是无人不知的出名人物。

这三个人遇到了一起,尤其是还有褚星这个小混账,施远不禁扶额。

“可是动手了?”

学生摇头,表情变得古怪起来。

“倒是不曾,学生去时反而隐约听到……他们好像要比试一番,就比猜灯谜。”

施远愣住了。

“你没听错,有褚星在,竟是只比猜灯谜?”

学生被这么一问,一时间也迟疑了。

就在施远烦恼之际,听见一旁的山长娄经淡然道:“同山,你我一道去瞧一瞧。”

山长都发话了,施远也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去。

只盼到地方的时候,褚星那混世魔王没有闹出更大的乱子。

不然这管理不善、教导不力的罪责,可就要落在自己的头上了。

而温三伢几人,也怎么都不会想到,一场小小的争执,竟然连入学以来都没囫囵见过几面的山长给引来了。

“学生见过山长,见过夫子。”

在场的学生,包括褚星在内齐齐行礼。

娄经两鬓花白,面相和蔼。

“我听闻你们聚在一起,想要比试猜灯谜,既然我与你们施夫子同在此地,不如就与你们做这个比试的裁判,你们说如何啊?”

温三伢一愣,旋即自是说好。

而褚星压根不想猜什么破灯谜,但山长都出面了,这可是在整个县城都德高望重的人,县老爷见了礼敬三分,遂也不情不愿地含混道:“比就比。”

他好歹大小也是个童生呢,难不成还比不过温三伢一个小娃娃?

再看他们山长,还笑呵呵地同施夫子说笑呢,简直像是故意来拿自己寻乐子的。

褚星只觉晦气,可又不得不冷着脸参加。

很快娄经与施远商议好了规则,由施远代为宣布道:“便限时一炷香的时间,解开谜面多者为胜,自然,谜面颜色不同,对应的价值也不同。杏色谜面,计一分,黄色谜面,计十分,红色谜面,则计百分,时间到时,各自取谜面来我与娄山长处,告知答案,答对者计入分数,分高者胜。”

娄经在一旁负手道:“既已有规则,不妨也莫限于两个学子之间的比试,在场无论何人,若有兴趣的,均可参加,拔得头筹者,即得彩头。”

立刻人群中就有人问道:“二位夫子,敢问这彩头是什么?”

施远答道:“乃是我们娄山长的墨宝一幅!”

全场哗然。

谁不知娄经以书法见长,其墨宝都是论尺卖的,一尺高达百两纹银,一幅字都能买下城中的一处小宅院了!

刹那间,现场好些人都举手表示要参加。

贺霄等学子都参与过灯谜的誊写,知道答案,故而没有资格参与。

遗憾的同时,也在施远的吩咐下,纷纷拿出纸笔开始为参赛的人登记。

还有好几人赶紧拿出不少备用的灯谜,重新拴在下方已经空掉的灯笼上。

今晚在此值守的学子有十数人,散开后各司其职,很快就把事务理清楚。

包括温三伢和褚星在内,参加比试的一共有十二人,其中一半都是书院的学子,也有并未入书院念书的城中书生。

他们大都仰慕娄经已久,十分期盼得到墨宝。

不多时,书院门前的空地中央,两个书院的杂役搬过一张桌案,上面搁放了一盏香炉。

施远亲自将更香呈给娄经,再由对方点燃,双手插于香炉之中。

更香点燃,比试即刻开场。

施远请人搬来太师椅,侍候娄经落座,继而亲手端上热茶,立于一侧,静待线香燃毕。

喻商枝和温野菜、温二妞一道在外围观战。

说实话,以温三伢的身高,想找到他还是挺难的。

“三伢果然另辟蹊径。”

喻商枝很快寻到了三伢的身影,指给兄妹二人看。

温三伢垫着脚眯着眼,看清楚后一把捂住嘴。

“三伢他直接朝着红灯笼去了!”

温野菜笑眯眯地点点头。

“不愧是我们老温家的孩子,就是聪明。”

红灯笼可是足足有一百分,若是能解开一个红色灯谜,说不定直接就能拔得头筹!

事实证明,和温三伢有同样想法的人不止一个。

大多数人都选择先找到红灯笼,看上一眼,将谜面存在脑子里,随后再去解黄色、杏色灯笼的谜面。

期间温三伢更是不止一次与褚星相遇。

他小小的个头,面上毫无惧怕,只有一派认真。

褚星的挑衅都像是拳头打在棉花上,好似不能动摇对方分毫。

到了后来,褚星意识到时间不够了,便也没精力再和温三伢较劲。

红灯笼的谜面他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不如趁这个时候,多攒几个黄色和杏色的谜面。

一炷香的时间,平常觉得不长,这会儿仿佛转瞬即逝。

眨眼间,场中铜锣响起。

规则有定,铜锣敲响三十下,结束前还未回到香炉前的,即判为失败。

温三伢跑得太远,个子小,腿也短,紧赶慢赶,在铜锣敲到最后几下时才赶回来。

令在场的所有人着实替他捏了把汗。

眼看温三伢因为跑步时吃了风,又开始咳嗽,喻商枝轻叹,看来这孩子少不得又要回家吃两日的药。

贺霄知道温三伢身子孱弱,见他咳嗽,忍不住看了他好几回。

温三伢微微摆手,示意对方不必替自己担忧。

由于青衿书院的灯谜会有比试的消息被人群传出去,短短一炷香,这里已经聚集了好些看热闹的人。

伴随着响亮的铜锣,大家纷纷往前挤。

“青衿书院可是有探花郎昔日在此念书时,都没解开的谜面!”

“也不知今日这些个比试的人里,有没有人能解开?”

“切,咱们寿安县那么多年也就出了一个探花郎,哪能那么容易?”

……

温野菜听着这些人的交谈,却是悄悄攥紧了手掌。

不知为何,他就是觉得,若是有人能胜过探花郎,那人必定是自家的小弟。

温三伢到的晚,排在队伍的最后。

站在最前的人,则已经开始一一走向坐在正中的娄经面前,呈上谜面的同时,依次说出自己的答案。

有对的,施远就在旁边亲自执笔,计上分数,有错的,就直接将谜面交给旁边的学子,再就近挂回同色的灯笼上。

褚星排在第五个,也是前五人里唯一手里拿着红色谜面的。

而给出的杏色、黄色的答案,杏色的错一,黄色的错二,一共计了五十分。

最后只余红色的谜面。

由于红色的谜面稀少,难度又大,故而贺霄奉夫子之命,接过纸笺,朗声念道:“此谜面为: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娄经缓缓颔首,看向褚星道:“你的答案是?”

褚星垂在一旁的手指搓了搓,其实他并没有把握,但眼看温三伢摘了红色的谜面,又觉得不能输给他。

他定了定神,答道:“敢问山长,答案可是……孔明灯?”

贺霄嘴角轻抬。

说实话,谜面中有“灯”字,谜底就一定与灯无关。

娄经果然摇头道:“不对。”

褚星有些挫败,但也没有办法,迅速行了个礼,就站到了一旁。

他顺着队伍看向最后的温三伢,发现对方手里竟有两张红色的谜面,比自己遇到对方时还多了一张。

“不自量力。”

他移开视线,不愿再看。

温三伢庆幸今天自己穿得足够多,在这里站着排队,才不至于被寒风吹透。

轮到他时,几乎又过了一炷香还多的时间。

温三伢给出手中的纸笺,贺霄迅速点算。

“此处红色两张,黄色八张,杏色十五张,共计二十五张。”

短短一炷香的工夫,居然就解开了二十五个灯谜,还有八张黄色,两张红色?

这下不只是褚星了,就连其他参加比试的人,也都觉得温三伢太过急功近利。

就连施远看到那两张红色谜面时,不禁说道:“此举,略贪多冒进了些。”

娄经却是坐在桌案后,袖手笑道:“同山,此子还未给出答案,你这论断,莫要下得太早。”

说罢就看向温三伢道:“你且将你的答案,一一说来。”

很快,周围人的质疑声就弱了下去。

原因在于,哪怕离得有些距离,他们也能隐约从娄经、施远的动作和神色上判断,这个小娃娃给出的谜底,好似都是对的!

贺霄和几个关系好的同窗,简直都要忍不住为温三伢叫好了!

杏色十五张,毫无悬念地全对,计十五分。

黄色八张,丝毫无错,计八十分。

而剩下的两张红色谜面,更是把所有人的心都高高吊起。

贺霄接过两张纸笺,待看清楚内容时,简直感觉自己的手指都隐隐发颤。

因为他经手过这些灯谜,心里清楚,这两个谜面,便是当年探花郎都未破开的。

饶是褚星硬要摘走一个红色谜面,也刻意避开了这两个。

难道温三伢小小年纪,真的能胜过昔日天子钦点的探花么?

在同窗小声地提醒下,他回过神,清了清嗓子,徐徐念出纸笺上的内容。

这两个谜面,实为两首诗。

一为: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二为: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贺霄念罢,包括围观的人群中,也有不少开始窃窃私语思考答案的。

但显然,大家都没有什么结果。

娄经看向一脸平静的温三伢,从这个小小的少年身上,辨不出任何情绪的波动。

他虽也知道书院收了一个堪称神童的学子,却不知这般年纪,在敏捷的思维之外,还能有如此沉稳的心性。

不必得知谜面答案的正确与否,娄经已经可以凭借自己执掌县学多年的毒辣目光,断定这个学生日后必成大器。

“温三伢,你的答案是?”

温三伢浅施一礼,将声音略拔高了一些,答道:“请问山长,谜底可否是‘更香’与“云”?”

云就算了,更香?

这当真是答案么?

大家伙的目光顿时都看向了山长娄经,而后者深深地看了一眼温三伢,笑容浮现于老迈慈祥的脸庞上,朗声道:“没错,正是此二物!”

同时他也宣布,这两个谜面正是当初探花郎也未解出的。

“还真被这小少年给解出来了!”

“难道咱们寿安县,又要出一个探花郎了?”

与此同时,更有不少人都下意识地看向了插在香炉上,不久前还用作计时的线香。

谁能想到,这答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褚星一张脸简直要气成茄子色。

开什么玩笑!

温三伢居然不止答对了红色的谜面,还是两个!

“怎会如此,这不可能!你,你定然是作弊了!”

褚星情急之下,一跃而出,用手指向温三伢和贺霄,不顾尊长在侧,叫嚣道:“贺霄,定是你事先知道了谜底,悄悄透露给了温三伢!”

“褚星!”

施远没想到褚星这般放肆,当着山长的面也敢无理取闹。

“你给我退下!”

褚星梗着脖子道:“我不!我怀疑贺霄联合温三伢作弊,请山长、夫子做主!”

施远简直被他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他赶紧转身朝娄经道:“山长,此子顽劣无状,乃是我等教导不力所致,山长不妨先行回去休息,此子就交给学生教训!”

娄经没有答话,而是缓缓起身,负手站直后,看向褚星。

“褚星,你为何质疑温三伢和贺霄联手作弊?可有证据?”

褚星愤然道:“证据就是,温三伢他不可能解得出探花郎都解不开的谜面!”

娄经摇摇头,感叹道:“孺子难教。”

之后还未等褚星搭话,娄经便继续道:“这两个谜面对应的谜底,向来只有老夫知晓。因此你的推断,并不成立。”

褚星难以置信地看向娄经,复又看向温三伢。

比起他的失态,温三伢甚至没有几分解开难题的喜悦。

好似这所谓的难题在他的眼中,也没有多么困难一样。

“怎么可能……”

褚星喃喃自语,显然,他这次不仅输了比试,还在这么多人的面前丢了面子。

两个小厮上前,想要一左一右地搀扶步子摇晃的他,却被褚星一把甩开。

他感觉从小到大,从未像此刻一般地丢脸过。

很快便横冲直撞地推开前面的人,头也不回地跑进了人群当中。

可是满院灯火辉煌中,已经无人在意恍若小丑的他。

所有人的目光,都热切地投向了场中的温三伢。

娄经和施远各自赞许他一番,随后娄经当场写下“抱朴含真”四个字,送予温三伢。

寿安县的读书人,无不景仰娄经。

青衿书院的学子,真论起来,更都算是娄经的学生。

温三伢拿到墨宝,终于露出了一个他这个年龄该有的明快笑容。

“学生谢过山长赐书!”

至于比试之前攒的谜面,贺霄也都收拢过来,给温三伢兑了彩头。

这个晚上,温三伢凭借自己的才学,得了价值数百两银子的一幅书法、一套文房四宝,以及几大盒的状元糕。

这些东西汇在一起,把一家人的手都给占满了。

这份喜悦,一直延续到次日一早。

正月十六,添福巷的人们再度听到了除夕夜也响起过的,长长久久的鞭炮声。

关张大半月的喻氏医馆与添福食堂,再度开门迎客。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来了~明天见~

作话里会标明这章出现的灯谜出处,作者才学有限,只能寻找现成的来充实这个情节,至于难度问题,还请大家莫要较真~

——

1、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唐·李白《咏萤火》

2、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唐·来鹏《云》

3、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出自《红楼梦》